| 1人回答 | 40次阅读
小儿结核病的症状按病程发展可分为早期表现、进展期和终末期,常见症状包括低热、盗汗、咳嗽、体重下降等。
1、早期表现:低热和夜间盗汗是典型早期症状,体温多在37.5-38℃波动,伴随食欲减退和活动减少。
2、进展期:出现持续性干咳超过2周,可能伴有痰中带血,胸痛和呼吸急促在活动后加重。
3、终末期:严重消瘦呈舟状腹,可能出现呼吸困难、发绀等呼吸衰竭表现,部分患儿会出现结核性脑膜炎相关神经系统症状。
家长发现孩子有持续咳嗽伴低热时应尽早就医,结核病需规范抗结核治疗,治疗期间需保证营养供给并定期复查胸部影像学。
新生儿打嗝可通过调整喂养姿势、拍嗝、腹部保暖、少量喂温水等方式缓解。打嗝通常由膈肌发育不成熟、喂养不当、吸入冷空气、胃食管反流等原因引起。
1、调整喂养姿势母乳喂养时让宝宝头部略高于身体,奶瓶喂养保持奶嘴充满奶液,避免吸入空气。喂养后竖抱15-20分钟帮助气体排出。
2、正确拍嗝将婴儿竖抱于肩头,手掌呈空心状由下至上轻拍背部,或让宝宝坐于大腿上前倾拍背,重复进行直至打出嗝声。
3、腹部保暖用温热手掌顺时针按摩婴儿腹部,或使用婴儿暖脐贴,寒冷季节可穿连体衣避免腹部受凉刺激膈肌痉挛。
4、少量喂温水若打嗝持续超过10分钟,可喂1-2茶匙温开水,通过吞咽动作调节膈神经功能。早产儿或月龄小于1个月须咨询医生。
家长需记录打嗝频率与诱因,若伴随吐奶、拒食、呼吸急促需就医排查先天性膈疝等疾病。日常注意按需喂养,避免过度饥饿或过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