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以桢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
副主任医师
急性中耳炎通常不会直接导致永久性耳聋,但如果不及时治疗,可能引发听力下降或并发症。治疗急性中耳炎的关键在于及时就医、合理用药和预防感染。
1、急性中耳炎的原因
急性中耳炎多由细菌或病毒感染引起,常见于儿童,但也可能发生在成人。感冒、流感或上呼吸道感染时,病原体可能通过咽鼓管进入中耳,引发炎症。其他原因包括过敏、鼻窦炎、腺样体肥大等。中耳炎导致耳聋的主要原因是炎症引起的积液或鼓膜穿孔,影响声音传导。
2、急性中耳炎的治疗方法
- 药物治疗:抗生素(如阿莫西林)用于细菌感染,抗病毒药物适用于病毒感染。止痛药(如布洛芬)可缓解疼痛,减充血剂(如伪麻黄碱)有助于减轻咽鼓管堵塞。
- 手术治疗:对于反复发作或积液严重的情况,医生可能建议鼓膜切开术或置管术,以排出积液并改善听力。
- 家庭护理:热敷耳朵可缓解疼痛,保持鼻腔通畅有助于减轻中耳压力。避免用力擤鼻涕,防止感染扩散。
3、预防急性中耳炎的措施
- 增强免疫力:均衡饮食、适量运动、充足睡眠有助于提高身体抵抗力。
- 避免感染源:勤洗手、避免接触感冒患者、接种流感疫苗可降低感染风险。
- 及时治疗上呼吸道疾病:感冒或鼻窦炎时应尽早治疗,防止炎症蔓延至中耳。
急性中耳炎虽然可能引起暂时性听力下降,但通过及时治疗和预防措施,通常不会导致永久性耳聋。如果出现耳痛、听力下降或持续发热等症状,应及时就医,避免病情加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