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85次阅读
骨髓炎术后发烧可能是正常术后反应,也可能是感染等异常情况的表现。术后1-3天内低热多为机体应激反应,若持续超过3天或出现高热需警惕感染。
骨髓炎术后短期发热通常与手术创伤有关。手术过程中组织损伤会释放炎症介质,刺激体温调节中枢引起低热,体温多维持在37.5-38℃之间。这种发热多出现在术后24-72小时内,伴随伤口轻微红肿,可通过物理降温缓解。术后常规使用头孢呋辛酯片、克林霉素磷酸酯注射液等抗生素预防感染,同时需监测血常规和C反应蛋白水平。
若术后发热持续超过3天或体温超过38.5℃,需考虑感染可能。骨髓炎本身为细菌性炎症,术后可能因清创不彻底、耐药菌感染或术后护理不当导致病情反复。此时发热常伴随伤口渗液增多、局部剧痛、白细胞计数显著升高等表现。需通过细菌培养明确病原体,必要时调整抗生素为万古霉素注射液或利奈唑胺片,严重者需再次清创。糖尿病患者或免疫力低下者更易出现此类情况。
术后应保持伤口清洁干燥,遵医嘱定期换药。发热期间需每日测量体温4次,补充足够水分,避免剧烈活动。若出现寒战、意识模糊或伤口化脓,须立即就医。恢复期可适量摄入鸡蛋、鱼肉等优质蛋白促进组织修复,但需控制血糖水平。术后1个月内避免吸烟饮酒,定期复查X线或MRI评估骨质愈合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