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58次阅读
慢性肺炎可通过按摩肺俞穴、中府穴、膻中穴、足三里穴等穴位辅助治疗,需配合药物与生活方式调整。
1、肺俞穴:位于背部第三胸椎棘突旁开1.5寸,属足太阳膀胱经,刺激该穴位可宣肺平喘,改善咳嗽气促症状,建议配合艾灸或指压法。
2、中府穴:锁骨下缘前正中线旁开6寸处,为肺经募穴,主治咳喘胸闷,日常可用拇指环形按压,每次持续数分钟。
3、膻中穴:两乳头连线中点,属任脉要穴,有理气宽胸功效,适用于痰多气逆,可采用掌根轻柔推揉。
4、足三里穴:犊鼻穴下3寸胫骨前嵴外一横指,属足阳明胃经,能增强免疫力,建议用艾条悬灸或拇指点按。
穴位治疗需由专业中医师操作,同时应避免受凉,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急性发作期须及时就医。
经常干咳无痰可能与上呼吸道感染、过敏性咳嗽、胃食管反流性咳嗽、咳嗽变异性哮喘等疾病有关。
1、上呼吸道感染病毒感染导致咽喉黏膜充血,表现为刺激性干咳,通常伴随鼻塞、咽痛。可遵医嘱使用右美沙芬、喷托维林或复方甲氧那明缓解症状。
2、过敏性咳嗽接触花粉、尘螨等过敏原引发气道高反应性,以阵发性干咳为主。需避免接触过敏原,必要时使用氯雷他定、孟鲁司特或布地奈德吸入剂。
3、胃食管反流胃酸刺激咽喉引发反射性咳嗽,常伴反酸、烧心。建议抬高床头、少食多餐,可使用奥美拉唑、莫沙必利或铝碳酸镁。
4、咳嗽变异性哮喘气道慢性炎症导致咳嗽敏感性增高,夜间咳嗽明显。需进行肺功能检查,确诊后使用沙美特罗替卡松、布地奈德福莫特罗等吸入制剂。
长期干咳患者应记录咳嗽诱因与时间特征,避免吸烟及刺激性气体,若持续两周以上需完善胸片或肺功能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