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养生 > 亚健康

牙一碰就疼是漏神经了吗

| 1人回答 | 50次阅读

问题描述:
牙一碰就疼是漏神经了吗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张天奇
张天奇 山东省立医院 副主任医师

牙一碰就疼可能是牙神经暴露,也可能与其他牙齿问题有关。主要有牙本质敏感、龋齿、牙隐裂、牙髓炎、根尖周炎等原因。

1、牙本质敏感

牙本质敏感通常由牙龈退缩或牙釉质磨损导致牙本质暴露引起,表现为冷热酸甜刺激时短暂尖锐疼痛。日常可使用含钾盐或氟化物的抗敏感牙膏,避免过度用力刷牙。严重者可就医进行脱敏治疗或树脂封闭术。

2、龋齿

龋齿破坏牙体硬组织接近牙髓时会出现刺激性疼痛,可能伴随食物嵌塞和牙齿变色。需及时清除腐质后填充修复,常用玻璃离子水门汀或复合树脂材料。若已引发牙髓感染则需根管治疗。

3、牙隐裂

牙齿存在微小裂纹时咀嚼受力会出现定点咬合痛,裂纹可能延伸至牙髓。早期可通过调磨咬合面或全冠修复,若裂纹达牙髓需根管治疗后行冠修复。避免用患牙咬硬物。

4、牙髓炎

牙髓炎多由深龋或外伤导致牙髓组织炎症,表现为自发痛、夜间痛加重,冷热刺激延长疼痛时间。急性期需开髓减压,常用甲醛甲酚或氢氧化钙进行牙髓失活,后期完成根管治疗。

5、根尖周炎

根尖周组织感染会出现叩痛和咬合痛,可能伴随牙龈脓肿。需通过根管治疗清除感染源,严重者配合抗生素如甲硝唑片或阿莫西林胶囊控制炎症,必要时行根尖切除术。

出现牙齿敏感疼痛应避免过冷过热饮食,使用软毛牙刷和巴氏刷牙法。定期口腔检查可早期发现龋齿和牙周问题,对于持续性疼痛或夜间痛需及时就诊,延误治疗可能导致牙齿丧失。日常注意控制糖分摄入,餐后使用牙线清洁邻面,每年进行专业洁牙维护牙周健康。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摸着宝宝脖子有淋巴结肿大

摸着宝宝脖子有淋巴结肿大可能是正常的生理现象,也可能是感染、免疫性疾病等病理因素引起。淋巴结肿大主要有生理性肿大、病毒感染、细菌感染、免疫系统疾病、罕见肿瘤等原因。建议家长及时带宝宝就医检查,明确病因后遵医嘱治疗。

1、生理性肿大

婴幼儿淋巴系统发育尚未完善,颈部淋巴结直径小于1厘米、质地柔软且可活动时,多为生理性反应。可能与口腔溃疡、湿疹等轻微刺激有关,通常无须特殊处理。家长需避免反复触摸淋巴结,观察是否伴随发热、红肿等症状。

2、病毒感染

呼吸道合胞病毒、EB病毒等感染可能导致颈部淋巴结肿大,常伴随咽痛、流涕等症状。治疗以对症支持为主,如使用小儿豉翘清热颗粒缓解发热,或遵医嘱使用利巴韦林颗粒抗病毒。家长需保持宝宝口腔清洁,适当增加饮水。

3、细菌感染

链球菌性咽炎、中耳炎等细菌感染可引起淋巴结炎,表现为局部红肿热痛。需遵医嘱使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干混悬剂或头孢克洛颗粒抗感染。若形成脓肿可能需切开引流,家长发现宝宝拒绝进食或持续哭闹应及时就医。

4、免疫系统疾病

川崎病、幼年特发性关节炎等疾病可能以淋巴结肿大为早期表现,多伴随持续发热、皮疹等症状。需通过血液检查确诊,治疗可能涉及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或泼尼松片。家长需记录宝宝症状变化周期供医生参考。

5、罕见肿瘤

淋巴瘤、神经母细胞瘤等恶性肿瘤导致的淋巴结肿大通常质地坚硬、生长迅速,可能伴随体重下降。需通过活检明确诊断,治疗包括化疗或放疗。此类情况概率较低但需警惕,家长发现淋巴结短期内明显增大应优先排查。

日常护理中,家长应避免挤压宝宝颈部淋巴结,定期测量体温并观察肿大变化。饮食宜选择易消化的米粥、面条等,避免辛辣刺激食物。保持宝宝作息规律,适当进行户外活动增强免疫力。若淋巴结持续肿大超过2周、直径超过2厘米或伴随其他异常症状,须立即至儿科或血液科就诊。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