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51次阅读
宝宝摇头可能是正常生理现象,也可能由湿疹、中耳炎、缺钙或神经系统异常引起。
1、生理现象:婴幼儿前庭系统发育期可能通过摇头自我刺激,家长无须过度干预,注意观察是否伴随其他异常。
2、皮肤不适:头部湿疹或痱子导致瘙痒时,宝宝会通过摇头摩擦止痒。家长需保持皮肤清洁干燥,轻度湿疹可遵医嘱使用氧化锌软膏、炉甘石洗剂或地奈德乳膏。
3、耳部疾病:中耳炎引发的耳痛或耳闷会让宝宝频繁摇头,可能伴随抓耳、哭闹。家长发现异常应及时就诊,医生可能开具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头孢克洛或布洛芬混悬液。
4、营养缺乏: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早期会出现多汗、摇头等症状。家长需遵医嘱补充维生素D滴剂,多进行户外活动,必要时配合葡萄糖酸钙口服溶液或碳酸钙颗粒。
建议家长记录摇头频率和伴随症状,避免自行用药,持续摇头超过两周或伴随发热、呕吐需立即就医。
9岁儿童一般建议每半年到一年驱虫一次,实际间隔时间受到居住环境、卫生习惯、既往感染史、学校集体活动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1、居住环境生活在农村或卫生条件较差的地区,接触土壤、动物粪便概率较高,建议缩短至半年驱虫一次。
2、卫生习惯饭前便后洗手不彻底、有咬指甲等不良习惯的儿童,需每6-8个月进行预防性驱虫。
3、感染史既往有蛔虫、蛲虫等寄生虫感染史的儿童,应在治疗后3个月复查,并根据结果调整后续驱虫频率。
4、集体活动就读幼儿园或小学低年级的儿童,因集体生活易交叉感染,可每年春秋季各进行一次常规驱虫。
家长需观察孩子是否有腹痛、肛门瘙痒、夜间磨牙等寄生虫感染征兆,选择阿苯达唑、甲苯咪唑等儿童适用驱虫药时须严格遵医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