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妇产科

腺肌症为什么月经止不住

| 1人回答 | 66次阅读

问题描述:
腺肌症为什么月经止不住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冷启刚
冷启刚 山东省立医院 主任医师

腺肌症月经止不住可能与子宫内膜异位、子宫收缩异常、激素水平紊乱、凝血功能障碍、炎症反应等因素有关。腺肌症是子宫内膜组织侵入子宫肌层引起的疾病,常表现为经量过多、经期延长或非经期出血。

1. 子宫内膜异位

异位的子宫内膜组织在子宫肌层内周期性增生脱落,导致出血量增加。这类出血无法像正常月经一样通过宫颈排出,可能淤积在肌层或形成微小血窦,表现为持续渗血。患者可伴有进行性加重的痛经,超声检查可见子宫肌层增厚伴蜂窝状改变。治疗需遵医嘱使用地诺孕素片、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或注射用醋酸亮丙瑞林微球等药物抑制内膜生长。

2. 子宫收缩异常

子宫肌层被异位内膜组织分割破坏后,收缩力减弱无法有效闭合血管,导致出血时间延长。患者常见经血呈暗红色且含大量血块,按压宫底时疼痛明显。可通过子宫肌电图检测收缩波幅降低。临床常用氨甲环酸片、酚磺乙胺注射液等止血药物,配合缩宫素注射液促进宫缩。

3. 激素水平紊乱

腺肌症病灶局部雌激素受体过度表达,导致前列腺素合成增加,血管扩张且血小板聚集功能受损。表现为月经周期紊乱伴持续性点滴出血,血清CA125可能轻度升高。治疗需采用孕激素拮抗雌激素作用,如炔诺酮片、地屈孕酮片等,严重者需考虑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

4. 凝血功能障碍

异位内膜组织释放大量纤溶酶原激活物,加速纤维蛋白溶解,导致凝血功能异常。患者除经血不止外,可能伴有皮下瘀斑或牙龈出血。实验室检查显示D-二聚体升高、凝血酶原时间延长。除治疗原发病外,可短期使用凝血酶原复合物、注射用血凝酶等改善凝血。

5. 炎症反应

病灶区巨噬细胞浸润释放白细胞介素-6等炎性因子,刺激新生血管形成且血管脆性增加。临床常见经血呈鲜红色伴下腹坠痛,病理检查可见肌层内淋巴细胞浸润。除激素治疗外,可配合塞来昔布胶囊、美洛昔康片等抗炎药物控制局部炎症。

腺肌症患者日常应避免剧烈运动及重体力劳动,经期可使用暖水袋热敷下腹缓解疼痛。饮食注意补充含铁食物如动物肝脏、菠菜等预防贫血,限制酒精及辛辣食物摄入。建议每3-6个月复查超声监测病情变化,若出现严重贫血或药物治疗无效,需及时评估手术指征。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小孩腹腔淋巴结肿大怎么治疗

小孩腹腔淋巴结肿大可通过抗感染治疗、热敷护理、饮食调整、中药调理、手术治疗等方式改善。腹腔淋巴结肿大通常由感染、免疫反应、肿瘤等因素引起,可能伴随腹痛、发热、食欲减退等症状。

1、抗感染治疗

细菌或病毒感染是腹腔淋巴结肿大的常见原因。医生可能根据病原体类型开具头孢克肟颗粒、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干混悬剂、利巴韦林颗粒等药物。使用抗生素需完成全程治疗,避免耐药性。病毒性感染通常以对症支持为主,合并细菌感染时需联合用药。

2、热敷护理

家长可用40℃左右温水袋敷于患儿腹部,每次15分钟,每日2次。热敷能促进局部血液循环,缓解淋巴结炎症引起的胀痛感。操作时需避开饭后1小时内,防止影响消化。若患儿出现皮肤发红或抗拒反应应立即停止。

3、饮食调整

建议给予小米粥、蒸南瓜等低渣软食,避免辛辣刺激及高脂食物。每日分5-6次少量进食,减轻胃肠负担。可适量补充含维生素C的猕猴桃、西蓝花等,帮助增强免疫力。腹泻患儿需注意口服补液盐预防脱水。

4、中药调理

中医辨证属湿热蕴结者可选用小儿豉翘清热颗粒,脾虚气滞型适用醒脾养儿颗粒。外敷可用芒硝加黄柏研末调敷脐周,每日1次。中药使用需经中医师辨证,避免与西药同服产生相互作用。治疗期间观察排便及舌苔变化。

5、手术治疗

疑似淋巴瘤或化脓性淋巴结炎时需行腹腔镜探查术,合并肠套叠可能需急诊手术。术前需完善CT或超声检查评估范围,术后注意保持切口干燥。恶性肿瘤患儿后续需配合放化疗,家长应做好长期随访准备。

家长需每日监测患儿体温和腹痛情况,记录饮食及排便变化。急性期卧床休息,恢复期逐渐增加活动量。避免自行按压肿大淋巴结,防止破裂感染。定期复查超声观察淋巴结消退情况,若持续肿大超过4周或出现体重下降、夜间盗汗等症状需及时复诊。保持居住环境通风清洁,注意手卫生预防交叉感染。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