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科 > 呼吸内科

肺表面活性物质的作用

| 1人回答 | 66次阅读

问题描述:
肺表面活性物质的作用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原庆
原庆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 主任医师

肺表面活性物质是由肺泡Ⅱ型上皮细胞分泌的脂蛋白复合物,主要成分为磷脂、蛋白质和中性脂肪,核心功能是降低肺泡表面张力、维持肺泡稳定性、防止肺水肿并参与免疫防御。其作用机制包括减少吸气阻力、避免呼气末肺泡塌陷、调节肺泡内液体平衡及增强肺部抗感染能力。

肺表面活性物质通过磷脂分子在气液界面的定向排列降低表面张力,这一特性使肺泡在呼吸周期中保持适当扩张状态。当肺泡扩张时,磷脂分子间距增大导致表面张力升高,防止过度膨胀;肺泡缩小时分子密度增加使表面张力下降,避免塌陷。该物质中的疏水性蛋白SP-B和SP-C能加速磷脂膜形成,亲水性蛋白SP-A和SP-D则通过调理素作用促进病原体清除。在胎儿发育过程中,肺表面活性物质于妊娠晚期开始合成,早产儿因合成不足易发生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需外源性补充。成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肺炎等疾病也可能导致肺表面活性物质功能异常。

保持肺表面活性物质正常功能需避免吸烟及有害气体吸入,规律运动可增强肺部血流灌注促进物质合成。早产儿母亲产前使用糖皮质激素能加速胎儿肺成熟,临床治疗中常采用猪肺磷脂注射液等外源性制剂。出现持续呼吸困难或血氧饱和度下降时应及时就医,呼吸系统慢性疾病患者需定期评估肺功能。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肺血管疾病包括哪些症状

肺血管疾病常见症状包括呼吸困难、胸痛、咯血、咳嗽、晕厥等。肺血管疾病可能与肺动脉高压、肺栓塞、肺血管炎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活动后气促加重、下肢水肿、口唇发绀等症状。建议及时就医,完善心脏超声、肺动脉造影等检查。

1、呼吸困难

呼吸困难是肺血管疾病最典型的症状,初期表现为活动后气短,随着病情进展可出现静息状态下呼吸困难。可能与肺动脉压力升高导致右心负荷增加有关,常伴随血氧饱和度下降。急性肺栓塞引起的呼吸困难多突发且剧烈,慢性肺动脉高压则呈渐进性加重。患者需避免剧烈运动,遵医嘱使用波生坦片、安立生坦片等靶向药物。

2、胸痛

胸痛多表现为胸骨后压迫感或锐痛,肺栓塞引起的胸痛常与呼吸相关,肺动脉高压患者可能出现心绞痛样疼痛。这种症状与心肌缺血、肺动脉扩张刺激胸膜等因素有关。急性发作时可遵医嘱使用硝酸甘油片,日常需监测血压心率,避免使用西地那非片等血管扩张剂。

3、咯血

咯血常见于肺动静脉畸形、肺动脉高压晚期患者,表现为痰中带血或大量鲜红色血液。可能与肺动脉破裂或支气管动脉代偿性扩张有关,严重时可导致窒息。需立即卧床休息,头偏向一侧,紧急情况下可静脉注射垂体后叶素注射液,必要时行支气管动脉栓塞术。

4、咳嗽

持续性干咳是肺血管疾病的非特异性表现,夜间平卧时加重,可能与肺淤血刺激气道或合并肺部感染有关。肺动脉高压患者使用内皮素受体拮抗剂如马昔腾坦片时,需注意药物可能引发咳嗽副作用。建议保持环境湿度,避免刺激性气体吸入。

5、晕厥

晕厥多发生在活动时,因心输出量骤减导致脑供血不足,常见于重度肺动脉高压或大面积肺栓塞。发作前可能有黑朦、心悸等先兆症状。患者应避免突然体位改变,外出需有人陪同,可考虑安装临时起搏器预防心源性晕厥。

肺血管疾病患者需严格戒烟限酒,每日监测体重和血氧饱和度。饮食宜低盐低脂,适量补充优质蛋白如鱼肉、鸡蛋白,控制每日液体摄入量。避免前往高原地区,乘坐飞机前需评估病情。定期复查心脏超声和六分钟步行试验,遵医嘱调整利尿剂如呋塞米片用量。出现下肢水肿加重或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时需立即就医。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