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儿科 > 小儿内科

格林巴利综合征的怎样鉴别

| 1人回答 | 55次阅读

问题描述:
格林巴利综合征的怎样鉴别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刘奇英
刘奇英 临汾市人民医院 主任医师
格林巴利综合征又称急性炎症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病,主要与以下疾病相鉴别:1.脊髓灰质炎是中枢神经系统的病毒感染的传染病,主要侵犯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重症病例亦可有四肢瘫痪或呼吸肌瘫痪。瘫痪多呈不对称性,或只侵犯某一肢或某一肌群;无感觉症状及体征。无脑脊液蛋白细胞分离现象;神经电生理检查无周围神经损害表现。2.周期性瘫痪,为遗传因素引起骨骼肌钠通道蛋白的a亚单位突变所致的钾离子转运异常,表现为四肢肌肉的发作性、弛缓性瘫痪。发作时伴有血清钾的改变及其相应的心电图异常,低钾型最常见。3.卟啉病,是卟啉代谢障碍引起的疾病,亦可表现为运动损害为主的多神经病,急性发作,女性患者多见,常伴有腹痛,患者的尿液在日晒后呈紫色。除周围神经病外,患者尚可有头痛、癫痫发作、精神症状。血卟啉及尿卟啉呈阳性。4.中毒性神经炎,中毒性神经炎(包括药物、重金属以及其他化学物品中毒):此类患者常有突出的感觉症状及体征。如疼痛、感觉过敏、感觉过度、肌压痛,以及明显的植物营养性障碍,可进行血液金属或药物等测定。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手足口疫苗要不要打

手足口疫苗可通过接种预防手足口病。手足口病通常由肠道病毒71型EV71和柯萨奇病毒A16型CVA16引起,接种疫苗能有效降低重症和并发症风险。 1、预防重症:手足口疫苗主要针对EV71病毒,该病毒是导致手足口病重症和死亡的主要原因。接种疫苗后,体内产生的抗体能有效中和病毒,降低重症发生率。 2、降低传播风险:手足口病在儿童中传播速度快,尤其在托幼机构和学校。接种疫苗不仅能保护个体,还能通过群体免疫效应减少病毒传播,保护未接种的易感人群。 3、长期保护:研究表明,手足口疫苗在接种后能提供长期免疫保护。接种两剂疫苗后,抗体水平可持续数年,有效预防EV71感染。 4、安全性高:手足口疫苗经过严格的临床试验,安全性得到广泛验证。常见的不良反应包括局部红肿、低热等,通常轻微且短暂,无需特殊处理。 5、经济实惠:相比手足口病治疗费用和家庭护理成本,疫苗接种是一种经济实惠的预防措施。早期接种能减少医疗支出和家庭负担。 手足口疫苗的接种建议包括:6月龄至5岁儿童为优先接种人群,接种程序为两剂,间隔1个月。日常护理中,注意手卫生、饮食清淡、避免接触感染者。接种疫苗后,适当补充维生素C和锌,增强免疫力。定期监测体温,观察有无不良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