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儿科

慢性痢疾怎么检查出来

| 1人回答 | 58次阅读

问题描述:
慢性痢疾怎么检查出来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周小凤
周小凤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副主任医师

慢性痢疾可通过粪便常规检查、粪便培养、结肠镜检查、血液检查、影像学检查等方式确诊。慢性痢疾通常由细菌感染、寄生虫感染、炎症性肠病、免疫功能低下、肠道菌群失调等原因引起。

1、粪便常规检查

粪便常规检查是诊断慢性痢疾的基础检查项目,通过显微镜观察粪便中是否存在红细胞、白细胞以及寄生虫卵等异常成分。粪便隐血试验可检测肉眼不可见的微量出血,提示肠道黏膜可能存在损伤。该项检查操作简便且成本较低,适合作为初步筛查手段。

2、粪便培养

粪便培养能明确致病微生物类型,对细菌性痢疾的诊断具有决定性意义。实验室将粪便样本置于特定培养基中,通过菌落形态学和生化反应鉴别志贺菌、沙门菌等病原体。该检查需要3-5天获得结果,可为抗生素选择提供依据。采集标本时需注意避免尿液污染影响检测准确性。

3、结肠镜检查

结肠镜检查能直观观察结直肠黏膜病变情况,检查时可同时进行活检和病理学检查。内镜下可见慢性痢疾患者肠黏膜充血水肿、糜烂溃疡等改变,克罗恩病还可能出现铺路石样改变。该检查需要提前进行肠道准备,检查过程中可能引起轻微腹胀不适。

4、血液检查

血液检查包括血常规、C反应蛋白和血沉等炎症指标检测,可评估感染程度和机体反应。慢性痢疾患者可能出现白细胞升高、贫血等异常,血清白蛋白降低提示营养吸收障碍。免疫功能检查能发现HIV感染等基础疾病,电解质检测可判断腹泻导致的代谢紊乱。

5、影像学检查

腹部CT或钡剂灌肠造影可显示肠道壁增厚、狭窄等结构异常,辅助鉴别肠道肿瘤、结核等疾病。CT检查能评估肠系膜淋巴结肿大和腹腔脓肿等并发症,超声检查对肝胆胰脾等器官的继发性病变有筛查价值。影像学检查通常作为补充诊断手段,需结合其他检查结果综合判断。

确诊慢性痢疾后应保持清淡易消化饮食,避免辛辣刺激食物加重肠道负担。注意补充水分和电解质,可适量食用米汤、藕粉等低渣食物。建立规律作息习惯,加强腹部保暖,避免过度劳累。严格遵医嘱完成全程治疗,定期复查评估疗效,出现发热、血便等症状加重时需及时复诊。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牙周病吃什么药止疼

牙周病疼痛可遵医嘱使用布洛芬缓释胶囊、对乙酰氨基酚片、甲硝唑片、阿莫西林胶囊、人工牛黄甲硝唑胶囊等药物缓解。牙周病多由细菌感染引起,需结合抗感染治疗才能有效控制症状。

1、布洛芬缓释胶囊

布洛芬缓释胶囊属于非甾体抗炎药,通过抑制前列腺素合成缓解牙周炎导致的牙龈肿痛。适用于轻度至中度疼痛,对牙周脓肿引起的局部压痛效果较好。需注意胃肠不适者慎用,用药期间避免饮酒。

2、对乙酰氨基酚片

对乙酰氨基酚片通过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缓解疼痛,适合不耐受非甾体抗炎药的患者短期使用。对牙周病急性发作期的钝痛有缓解作用,但无抗炎效果,不能替代抗生素治疗。肝功能异常者须谨慎使用。

3、甲硝唑片

甲硝唑片针对厌氧菌感染引起的牙周病疼痛,可杀灭牙龈卟啉单胞菌等致病菌。适用于伴随牙龈出血、口臭的牙周炎患者,用药期间可能出现金属味觉等不良反应。需完成完整疗程避免耐药性。

4、阿莫西林胶囊

阿莫西林胶囊作为广谱抗生素,适用于伴化脓性感染的牙周病疼痛。对链球菌等需氧菌效果显著,常与甲硝唑联用覆盖混合感染。青霉素过敏者禁用,用药期间可能出现腹泻等肠道反应。

5、人工牛黄甲硝唑胶囊

人工牛黄甲硝唑胶囊含甲硝唑与人工牛黄成分,兼具抗感染和清热镇痛作用。适用于火热内盛型牙周病,表现为牙龈红肿灼痛伴便秘。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禁用,用药期间需监测神经系统症状。

牙周病患者除药物治疗外,需每日使用巴氏刷牙法清洁牙齿,配合牙线及冲牙器清除菌斑。避免过冷过热食物刺激患处,限制高糖饮食减少细菌滋生。急性期疼痛缓解后应及时进行牙周刮治等专业治疗,长期未愈可能引发牙齿松动。出现持续剧烈疼痛或面部肿胀需立即就医。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