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64次阅读
急性甲型病毒性肝炎多数可以治愈。该病属于自限性疾病,主要通过休息、营养支持、对症治疗等方式恢复,预后良好。
1、自限性病程甲型肝炎病毒不会导致慢性感染,90%以上患者在2-6个月内肝功能可完全恢复正常,无须特殊抗病毒治疗。
2、营养支持高蛋白低脂饮食有助于肝细胞修复,适量补充维生素B族和维生素C,避免饮酒及加重肝脏负担的食物。
3、对症治疗出现黄疸或瘙痒时可使用熊去氧胆酸胶囊,恶心呕吐严重时可用多潘立酮片,肝功能异常明显者需静脉补充葡萄糖注射液。
4、重症监测极少数患者可能发展为重型肝炎,需监测凝血功能、意识状态等指标,必要时进行人工肝支持治疗。
患病期间注意隔离消毒,康复后需复查肝功能,日常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和饮食安全可有效预防。
乙肝两对半报告单是否正常需结合具体检测结果判断,主要指标包括乙肝表面抗原、乙肝表面抗体、乙肝e抗原、乙肝e抗体、乙肝核心抗体。
1、表面抗原:阳性提示存在乙肝病毒感染,阴性为正常。若阳性需进一步检测乙肝病毒DNA载量。
2、表面抗体:阳性表示具有免疫力,阴性建议接种乙肝疫苗。抗体滴度越高保护力越强。
3、e抗原:阳性反映病毒复制活跃,阴性可能为低复制期。需结合肝功能评估传染性。
4、e抗体:阳性通常伴随e抗原转阴,提示病毒复制减弱。但部分患者仍存在隐匿性感染。
5、核心抗体:阳性仅说明既往感染,单独阳性无临床意义。需结合其他指标综合判断。
建议携带完整报告单至感染科或肝病科就诊,医生会根据五项指标组合模式给出专业解读,必要时完善肝功能、超声等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