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60次阅读
两侧肾区疼痛可能由肾结石、尿路感染、肾盂肾炎、多囊肾等疾病引起,疼痛程度从钝痛到绞痛不等,需结合伴随症状判断病因。
1、肾结石肾结石移动可能刺激输尿管引发剧痛,常伴血尿、恶心。可遵医嘱使用双氯芬酸钠栓、消旋山莨菪碱片、枸橼酸氢钾钠颗粒缓解症状,体外冲击波碎石适用于较大结石。
2、尿路感染细菌上行感染导致肾区叩击痛,多合并尿频尿急。治疗需用左氧氟沙星片、头孢克肟胶囊、磷霉素氨丁三醇散等抗生素,同时建议每日饮水超过2000毫升。
3、肾盂肾炎病原体侵袭肾实质引发持续性胀痛,伴随发热寒战。需静脉注射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盐酸莫西沙星氯化钠注射液,配合卧床休息及碱化尿液治疗。
4、多囊肾遗传性囊肿增大压迫肾脏产生双侧隐痛,可能伴高血压。控制血压可用缬沙坦胶囊,疼痛明显时短期服用对乙酰氨基酚片,终末期需考虑肾脏替代治疗。
出现肾区疼痛应避免剧烈运动,限制每日盐分摄入不超过5克,及时进行尿常规及肾脏超声检查明确诊断。
30岁左右得结石一般需注意调整饮食结构、增加水分摄入、控制体重及定期复查。结石形成与代谢异常、尿路感染、饮食习惯及遗传因素密切相关。
1、调整饮食减少高草酸食物如菠菜、浓茶,限制钠盐和动物蛋白摄入。草酸钙结石患者需避免维生素C过量补充,尿酸结石者应减少嘌呤摄入。
2、多饮水每日饮水量建议超过2000毫升,保持尿液稀释状态。可交替饮用柠檬水等碱性饮品,有助于抑制某些类型结石形成。
3、体重管理肥胖会增加尿钙排泄,建议通过低强度有氧运动控制BMI在正常范围。避免快速减重导致尿酸浓度骤升。
4、定期监测每半年进行泌尿系超声检查,复发患者需完善24小时尿成石危险因素分析。出现腰痛、血尿等症状应及时就诊。
保持规律作息避免久坐,根据结石成分针对性选择低钙或低嘌呤饮食,必要时遵医嘱服用枸橼酸钾、别嘌醇等药物调节代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