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79次阅读
被艾滋病人咬伤导致传染的概率极低。艾滋病病毒主要通过血液传播、性传播和母婴传播,唾液中的病毒含量极少且难以通过完整皮肤侵入。
1. 传播条件需要同时满足口腔出血的咬伤者和被咬者皮肤破损两个条件,病毒才可能通过血液接触传播。
2. 病毒特性艾滋病病毒在体外存活时间短,唾液中的酶类物质会破坏病毒活性,使其丧失传染能力。
3. 暴露处理立即用流动清水冲洗伤口15分钟,用碘伏消毒,72小时内到疾控中心进行专业风险评估。
4. 检测建议暴露后需在4周、8周、12周进行HIV抗体检测,期间避免无保护性行为及献血等可能传播行为。
被艾滋病女性进行口交感染HIV的概率较低,但存在理论风险。主要风险因素包括口腔黏膜破损、对方病毒载量高、精液或阴道分泌物接触伤口等。
1. 传播条件:HIV传播需满足病毒量足够、传播途径有效、接触时间充分三个条件,完整口腔黏膜能有效阻隔病毒。
2. 风险因素:牙龈出血、口腔溃疡等黏膜破损可能形成感染通道,若接触感染者精液或阴道分泌物可能提升风险。
3. 病毒载量影响:感染者接受抗病毒治疗且病毒载量检测不到时,实际传播风险可降低。
4. 暴露后处理:72小时内可进行PEP阻断治疗,常用药物包括替诺福韦、恩曲他滨和多替拉韦等组合方案。
建议发生高危暴露后及时就医评估,日常应使用阻隔式保护措施,避免体液直接接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