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87次阅读
被艾滋病女性进行口交感染HIV的概率较低,但存在理论风险。主要风险因素包括口腔黏膜破损、对方病毒载量高、精液或阴道分泌物接触伤口等。
1. 传播条件:HIV传播需满足病毒量足够、传播途径有效、接触时间充分三个条件,完整口腔黏膜能有效阻隔病毒。
2. 风险因素:牙龈出血、口腔溃疡等黏膜破损可能形成感染通道,若接触感染者精液或阴道分泌物可能提升风险。
3. 病毒载量影响:感染者接受抗病毒治疗且病毒载量检测不到时,实际传播风险可降低。
4. 暴露后处理:72小时内可进行PEP阻断治疗,常用药物包括替诺福韦、恩曲他滨和多替拉韦等组合方案。
建议发生高危暴露后及时就医评估,日常应使用阻隔式保护措施,避免体液直接接触。
艾滋病可通过血液检测、抗原抗体联合检测、核酸检测、临床症状观察等方式判断。艾滋病病毒感染的诊断需结合实验室检测结果和临床表现综合评估。
1、血液检测通过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HIV抗体,窗口期后阳性结果提示可能感染,需进一步做确证试验。
2、抗原抗体检测第四代检测试剂可同时检测p24抗原和抗体,将窗口期缩短至2-4周,提高早期诊断率。
3、核酸检测直接检测病毒RNA,适用于高危暴露后7-10天的早期筛查,但成本较高不作为常规筛查手段。
4、症状观察急性期可能出现发热、皮疹、淋巴结肿大等症状,但缺乏特异性,不能作为诊断依据。
建议发生高危行为后及时到疾控中心或医院进行专业检测,避免根据症状自行判断,日常应做好防护措施降低感染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