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70次阅读
婴儿感染艾滋病的症状可分为早期表现、进展期和终末期三个阶段,主要表现为反复感染、生长发育迟缓和多系统损害。
1、早期表现出生后2-3个月可能出现持续性口腔念珠菌感染、反复细菌性肺炎或中耳炎,部分患儿伴有肝脾肿大和全身淋巴结肿大。
2、进展期症状6个月后出现生长发育迟缓、体重不增,伴有慢性腹泻和反复呼吸道感染,可能出现神经系统症状如智力倒退或运动发育停滞。
3、终末期表现1岁以上患儿出现严重机会性感染如卡氏肺孢子虫肺炎、播散性巨细胞病毒感染,或恶性肿瘤如淋巴瘤,多器官功能逐渐衰竭。
4、特殊体征部分患儿会出现特征性面容如鼻梁低平、眼距增宽,皮肤可见顽固性湿疹或真菌感染,实验室检查显示CD4+T淋巴细胞明显减少。
家长发现婴儿存在上述任一症状应及时就医,通过HIV核酸检测确诊,确诊患儿需立即开始抗病毒治疗并定期监测免疫功能和生长发育指标。
艾滋病母婴传播的主要途径有胎盘传播、分娩时接触传播、哺乳传播、医源性传播。
1、胎盘传播艾滋病病毒可通过胎盘屏障由母体进入胎儿血液循环,多发生在妊娠中晚期,母婴传播概率较高。
2、分娩时传播分娩过程中胎儿接触母体血液、阴道分泌物可能造成感染,胎膜早破或产程延长会显著增加传播风险。
3、哺乳传播母乳中含有艾滋病病毒,通过哺乳或混合喂养可导致传播,未经治疗的母亲哺乳传播概率较高。
4、医源性传播孕期侵入性操作如羊膜穿刺、绒毛取样等可能造成传播,不规范医疗操作会加大传播风险。
孕期规范服用抗病毒药物、选择剖宫产分娩、完全避免母乳喂养可有效阻断传播,建议艾滋病阳性孕妇在专科医生指导下完成全程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