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科 > 肾内科

儿童紫癜经常肚子疼

| 1人回答 | 61次阅读

问题描述:
儿童紫癜经常肚子疼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周小凤
周小凤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副主任医师

儿童紫癜伴随腹痛可能与过敏性紫癜、胃肠功能紊乱、肠套叠、肠道感染、腹型紫癜等因素有关。过敏性紫癜是儿童腹痛的常见原因,主要表现为皮肤紫癜、关节肿痛、腹痛等症状。建议家长及时带孩子就医,完善血常规、尿常规、腹部超声等检查,明确病因后遵医嘱治疗。

1、过敏性紫癜

过敏性紫癜是儿童腹痛的常见原因,可能与感染、食物过敏、药物过敏等因素有关。患儿通常表现为双下肢对称性紫癜、关节肿痛、腹痛等症状。腹痛多为阵发性绞痛,可伴有恶心、呕吐、便血等。治疗上可遵医嘱使用氯雷他定糖浆、西替利嗪滴剂等抗组胺药物,严重者需使用泼尼松片等糖皮质激素。家长需注意观察患儿症状变化,避免接触可能致敏的食物或药物。

2、胃肠功能紊乱

儿童胃肠功能紊乱可能与饮食不当、精神紧张、肠道菌群失调等因素有关。患儿表现为反复腹痛,疼痛部位不固定,可伴有食欲不振、腹胀等症状。治疗上可调整饮食结构,避免生冷刺激性食物,适量补充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等益生菌调节肠道菌群。家长需帮助孩子建立规律的饮食习惯,避免暴饮暴食。

3、肠套叠

肠套叠多见于婴幼儿,可能与肠道病毒感染、肠道解剖异常等因素有关。患儿表现为阵发性哭闹、呕吐、果酱样大便等症状。腹部触诊可触及腊肠样包块。治疗上需及时就医,早期可通过空气灌肠复位,严重者需行肠套叠复位术。家长发现孩子出现上述症状应立即就医,避免延误治疗导致肠坏死。

4、肠道感染

肠道感染可能由病毒、细菌或寄生虫引起,患儿表现为腹痛、腹泻、发热等症状。轮状病毒感染多见于婴幼儿,可伴有呕吐、水样便。治疗上需根据病原体选择蒙脱石散、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等药物,细菌感染需遵医嘱使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干混悬剂。家长需注意饮食卫生,做好手部清洁,预防交叉感染。

5、腹型紫癜

腹型紫癜是过敏性紫癜的特殊类型,以腹痛为主要表现,可能先于皮肤紫癜出现。患儿腹痛剧烈,多位于脐周或下腹部,可伴有消化道出血。治疗上需卧床休息,避免剧烈运动,严重者需禁食并静脉营养支持。可短期使用醋酸泼尼松龙片控制症状。家长需密切观察患儿大便颜色,发现黑便或血便及时就医。

儿童紫癜伴腹痛期间,家长应让孩子卧床休息,避免剧烈运动加重出血风险。饮食上选择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如米粥、面条等,避免海鲜、坚果等易致敏食物。保持皮肤清洁,避免搔抓紫癜部位。按医嘱规律服药,定期复查尿常规监测肾脏损害。如腹痛持续不缓解或出现呕血、便血等症状,应立即就医。平时注意增强孩子体质,预防呼吸道感染,减少紫癜复发概率。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孕妇中期水肿怎么消除

孕妇中期水肿可通过抬高下肢、调整饮食、适度运动、按摩和穿戴弹力袜等方式缓解。孕期水肿通常与子宫压迫静脉、激素变化、钠盐摄入过多等因素有关。

1、抬高下肢

平躺时将双腿抬高15-30厘米,有助于促进下肢静脉血液回流。建议每天进行3-4次,每次持续20-30分钟。可在小腿下方垫软枕,避免直接压迫腘窝。夜间睡眠时可采取左侧卧位,减轻子宫对下腔静脉的压迫。

2、调整饮食

每日钠盐摄入量控制在6克以内,避免腌制食品和加工食品。增加优质蛋白摄入如鱼肉、禽蛋,每日保证1-1.2克/公斤体重。适量补充含钾食物如香蕉、菠菜,有助于平衡体内电解质。每日饮水1500-2000毫升,分次少量饮用。

3、适度运动

选择低冲击运动如孕妇瑜伽、散步,每次20-40分钟。水中运动可利用水的浮力减轻关节负担。避免久站久坐,每隔1小时活动5分钟。运动时注意心率不超过140次/分,出现宫缩需立即停止。

4、按摩护理

从足踝向大腿方向轻柔按摩,配合温热的橄榄油效果更佳。避开腹部和足底特定穴位,每次按摩10-15分钟。若出现静脉曲张应避免直接按压曲张部位。可配合冷热交替敷法,先用温毛巾敷5分钟再换冷毛巾敷2分钟。

5、穿戴弹力袜

选择医用二级压力弹力袜,晨起前卧床穿戴。袜筒长度应覆盖水肿部位,避免过紧产生勒痕。每日穿戴不超过8小时,夜间必须脱下。选择透气性好的材质,注意观察下肢皮肤颜色和温度变化。

孕妇应每日监测体重增长,每周增幅不超过0.5公斤。避免穿着过紧的鞋袜和衣物,选择宽松透气的棉质服饰。若水肿伴随血压升高、蛋白尿或头痛等症状,需立即就医排查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定期进行产前检查,通过尿常规和血压监测评估水肿情况。保持规律作息,保证每日7-8小时睡眠,午间可适当休息30分钟。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