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科 > 肾内科

低蛋白血症水肿特点是什么?

| 1人回答 | 58次阅读

问题描述:
低蛋白血症水肿特点是什么?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李婷婷
李婷婷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副主任医师

低蛋白血症水肿主要表现为凹陷性水肿,常见于下肢、眼睑等组织疏松部位,严重时可出现全身性水肿或浆膜腔积液。低蛋白血症水肿通常与血浆白蛋白水平降低、胶体渗透压下降有关。

1. 凹陷性水肿

低蛋白血症水肿最显著的特点是按压后出现明显凹陷,且恢复缓慢。这是由于血浆白蛋白减少导致血管内胶体渗透压降低,水分从血管内渗入组织间隙所致。水肿部位皮肤紧绷发亮,常见于胫前、足背等重力依赖区。

2. 对称性分布

水肿多呈双侧对称性出现,尤其好发于下肢。随着病情进展可能向上蔓延至大腿、会阴部。长期卧床患者可能出现骶尾部水肿,这与体位改变引起的静脉回流障碍有关。

3. 晨轻暮重

水肿程度具有昼夜波动特征,晨起时较轻,日间活动后逐渐加重。这种变化与体位变化、重力作用导致液体重新分布相关。患者常主诉傍晚鞋袜变紧、戒指难以取下等症状。

4. 伴随症状

除水肿外,患者可能出现乏力、食欲减退、体重增加等全身症状。严重时可出现呼吸困难、腹胀等浆膜腔积液表现。部分患者因皮肤张力增高易发生皲裂或感染。

5. 特殊体征

长期严重低蛋白血症可能出现特征性皮肤改变,如色素沉着、毛发稀疏等。部分患者出现指甲变薄易碎、毛发干燥等营养不良表现。腹部叩诊可能出现移动性浊音提示腹水形成。

低蛋白血症水肿患者需保证优质蛋白摄入,选择易消化吸收的鱼类、蛋清、乳清蛋白等食物。限制钠盐摄入有助于减轻水肿,每日食盐量控制在3克以内。避免长时间站立或保持同一姿势,休息时可抬高下肢促进静脉回流。定期监测体重变化,如单日体重增加超过1公斤或出现呼吸困难应及时就医。注意皮肤护理预防压疮,穿着宽松衣物减少摩擦。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偏低怎么回事

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偏低可能由垂体功能减退、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感染、自身免疫性疾病、肿瘤等原因引起,可通过激素替代治疗、病因治疗、生活方式调整等方式改善。 1、垂体功能减退:垂体是分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的主要器官,垂体功能减退会导致激素分泌不足。这种情况可能与垂体肿瘤、手术损伤、放射治疗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乏力、低血压、食欲减退等症状。治疗以激素替代为主,如氢化可的松片每日20-30mg,分次服用。 2、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会抑制垂体分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导致其水平下降。这种情况常见于哮喘、类风湿性关节炎等慢性疾病患者。治疗需逐步减少糖皮质激素用量,同时监测激素水平,必要时补充氢化可的松。 3、感染:严重感染如败血症、结核等可能导致垂体功能暂时性抑制,引起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偏低。这种情况通常伴有发热、寒战、乏力等症状。治疗以抗感染为主,如使用抗生素或抗结核药物,同时监测激素水平。 4、自身免疫性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干燥综合征等可能影响垂体功能,导致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减少。这种情况通常伴有皮疹、关节痛、口干等症状。治疗以免疫抑制剂为主,如泼尼松片每日5-10mg,分次服用。 5、肿瘤:垂体或下丘脑肿瘤可能压迫或破坏垂体组织,导致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减少。这种情况通常伴有头痛、视力下降、多尿等症状。治疗以手术切除肿瘤为主,如经蝶窦垂体瘤切除术,术后需长期激素替代治疗。 日常饮食中可适量增加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如柑橘类水果、绿叶蔬菜,有助于增强免疫力。适度运动如散步、瑜伽等可改善身体机能,但需避免过度劳累。定期监测激素水平,遵医嘱调整治疗方案,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有助于改善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偏低的情况。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