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38次阅读
服用感冒药后头晕可能由药物副作用、剂量不当、过敏反应、基础疾病等因素引起,可通过停药观察、调整用药、抗过敏治疗、就医检查等方式处理。
1. 药物副作用:部分感冒药含马来酸氯苯那敏等成分可能抑制中枢神经。建议停药或更换不含镇静成分的药物,如对乙酰氨基酚片。
2. 剂量不当:超量服用可能导致血药浓度过高。须严格遵医嘱或说明书用药,必要时使用纳洛酮等解毒剂。
3. 过敏反应:对药物成分过敏可引发头晕伴皮疹。需立即停用并口服氯雷他定片,严重时注射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
4. 基础疾病:高血压或低血糖患者用药后易头晕。应监测血压血糖,使用氨氯地平片或葡萄糖溶液对症处理。
服药后避免驾驶或高空作业,若持续头晕或出现意识模糊需急诊就医。日常注意记录用药反应并告知医生。
23价肺炎疫苗一般建议在65岁以上老年人、2岁以上高风险人群接种,实际接种时间受到年龄、健康状况、免疫状态、流行病风险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1、老年人:65岁以上健康老年人建议常规接种,免疫功能正常者可每5年复种一次。
2、高风险人群:2岁以上患有慢性心肺疾病、糖尿病、肝硬化等基础疾病者应尽早接种。
3、免疫缺陷者:脾切除术后、HIV感染者等免疫功能低下人群需根据医生建议提前接种。
4、特殊时期:肺炎球菌疾病流行期间,医务人员等高暴露职业人群可考虑应急接种。
接种前应咨询医生评估个体情况,避免在急性感染期接种,接种后需观察30分钟有无不良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