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科 > 神经内科 > 脑膜炎

新生儿脑膜炎的治疗需要输血吗

| 1人回答 | 60次阅读

问题描述:
新生儿脑膜炎的治疗需要输血吗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于淑霞
于淑霞 山东省立医院 副主任医师
新生儿脑膜炎的治疗是否需要输血取决于病情的严重程度和具体病因。输血并非常规治疗手段,但在特定情况下可能作为辅助治疗。治疗核心在于抗感染和支持疗法,具体方法包括抗生素治疗、对症处理以及必要时的手术干预。
1、抗生素治疗
新生儿脑膜炎通常由细菌或病毒感染引起,抗生素是治疗细菌性脑膜炎的首选。常用药物包括青霉素类(如氨苄西林)、头孢菌素类(如头孢噻肟)和氨基糖苷类(如庆大霉素)。医生会根据病原体类型和药物敏感性选择合适抗生素,疗程一般为2-3周。
2、对症处理
新生儿脑膜炎常伴随发热、抽搐、颅内压增高等症状,需针对性处理。退热药物(如对乙酰氨基酚)可用于控制体温,抗惊厥药物(如苯巴比妥)可缓解抽搐。对于颅内压增高,可通过脱水剂(如甘露醇)降低颅内压力,必要时进行腰椎穿刺引流脑脊液。
3、输血治疗
输血并非脑膜炎的常规治疗手段,但在以下情况下可能考虑:
- 严重贫血:脑膜炎可能导致新生儿贫血,影响氧气输送,此时需输注红细胞。
- 凝血功能障碍:部分患儿可能出现血小板减少或凝血异常,需输注血小板或新鲜冰冻血浆。
- 感染性休克:严重感染可能导致休克,输血可作为支持治疗的一部分。
4、手术治疗
对于合并脑脓肿或硬膜下积液的患儿,可能需手术干预。手术方式包括脓肿引流、硬膜下穿刺引流等,具体方案由医生根据病情决定。
新生儿脑膜炎的治疗需个体化,输血仅作为辅助手段。家长应密切观察患儿症状,及时就医,遵循医生建议,确保治疗规范有效。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儿童脑膜炎疫苗几岁打完

儿童脑膜炎疫苗通常在2岁前完成基础免疫接种,具体接种年龄需根据疫苗类型和接种程序决定。

脑膜炎疫苗主要包括A群流脑多糖疫苗、AC群流脑多糖结合疫苗、ACYW135群流脑多糖疫苗等。A群流脑多糖疫苗通常在6月龄和9月龄各接种1剂,两剂间隔3个月。AC群流脑多糖结合疫苗可在6月龄至2岁接种2剂,间隔1个月;或在3岁和6岁各接种1剂。ACYW135群流脑多糖疫苗适用于2岁以上儿童及成人,可在2岁和5岁各接种1剂。部分地区的接种程序可能有所不同,家长应按照当地疾控中心推荐的免疫规划进行接种。

接种脑膜炎疫苗后可能出现局部红肿、低热等轻微反应,通常1-2天可自行缓解。若出现持续高热、严重过敏反应应及时就医。为预防脑膜炎,除按时接种疫苗外,家长还需注意保持室内通风,避免带儿童去人群密集场所,培养良好卫生习惯。儿童出现发热、头痛、呕吐等疑似症状时,应立即就医排查。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