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养生 > 亚健康

成人中药治疗腹胀腹痛

| 1人回答 | 58次阅读

问题描述:
成人中药治疗腹胀腹痛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王海泉
王海泉 山东省立医院 主任医师

成人腹胀腹痛可通过中药调理缓解,常用药物有保和丸、香砂养胃丸、木香顺气丸、附子理中丸、四磨汤口服液等。腹胀腹痛可能与饮食不当、胃肠功能紊乱、脾胃虚弱、气滞血瘀、寒湿内阻等因素有关,建议在中医师辨证后使用药物。

1、保和丸

保和丸由山楂、神曲、半夏等组成,具有消食导滞、和胃降逆的功效,适用于饮食积滞引起的腹胀腹痛,常伴有嗳气酸腐、食欲不振等症状。该药能帮助缓解因暴饮暴食或消化不良导致的胃肠胀满,使用期间需避免生冷油腻食物。

2、香砂养胃丸

香砂养胃丸含木香、砂仁、白术等成分,主要用于脾胃虚弱型腹胀腹痛,表现为脘腹隐痛、食欲减退、大便溏薄。该药通过温中健脾、行气止痛改善胃肠动力,适合长期饮食不规律或压力过大引起的功能性消化不良。

3、木香顺气丸

木香顺气丸以木香、陈皮、枳壳为主药,针对气机郁滞导致的腹胀腹痛,症状多见胁腹胀痛、排气不畅。该药能疏肝理气、宽中除胀,对情绪波动引发的胃肠功能失调效果显著,服用期间需保持情绪平稳。

4、附子理中丸

附子理中丸含附子、干姜、党参等温热药材,适用于寒湿内阻型腹痛,常见腹部冷痛、喜温喜按、手足不温。该药通过温阳散寒缓解因受凉或过食生冷引起的痉挛性疼痛,阴虚火旺者慎用。

5、四磨汤口服液

四磨汤口服液由槟榔、沉香、乌药等组成,主治气滞血瘀型腹胀腹痛,症状表现为固定刺痛、排便不畅。该药通过行气活血改善肠道微循环,对慢性胃肠炎或术后肠粘连有一定缓解作用。

腹胀腹痛患者日常需注意饮食规律,避免过饱过饥,减少豆类、薯类等产气食物摄入,餐后适当散步促进消化。症状持续超过3天或伴随发热、便血等需及时就医,中药使用前应明确辨证分型,避免自行用药。可配合腹部顺时针按摩或艾灸中脘、足三里等穴位辅助缓解症状。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治疗面肌痉挛的中药方子

治疗面肌痉挛可遵医嘱使用芍药甘草汤、牵正散、天麻钩藤饮、镇肝熄风汤、通窍活血汤等中药方剂。面肌痉挛可能与肝风内动、气血瘀滞、风痰阻络等因素有关,需辨证施治。

1、芍药甘草汤

芍药甘草汤由白芍、甘草组成,具有柔肝缓急的功效,适用于肝阴不足引起的面部肌肉抽搐。白芍能养血敛阴,甘草可调和诸药,两者配伍可缓解肌肉痉挛。使用前需排除低钾血症等禁忌证,服药期间忌食辛辣刺激食物。

2、牵正散

牵正散含白附子、僵蚕、全蝎等药物,主治风痰通络,对风痰阻络型面肌痉挛效果较好。方中白附子祛风化痰,僵蚕息风止痉,全蝎搜风通络。该方偏温燥,阴虚火旺者慎用,可能出现口干等不良反应时需及时复诊调整用药。

3、天麻钩藤饮

天麻钩藤饮包含天麻、钩藤、石决明等成分,擅长平肝息风,适合肝阳上亢导致的面部不自主抽动。天麻息风止痉,钩藤清热平肝,石决明潜阳熄风。高血压患者使用需监测血压,避免与西药降压药产生相互作用。

4、镇肝熄风汤

镇肝熄风汤由牛膝、代赭石、龙骨等组成,具有镇肝息风功效,针对肝风内动型痉挛。代赭石重镇降逆,牛膝引血下行,龙骨镇惊安神。脾胃虚弱者应饭后服用,长期使用需检查血铁含量防止代赭石蓄积。

5、通窍活血汤

通窍活血汤含赤芍、川芎、桃仁等活血药物,适用于气血瘀滞型面肌痉挛。川芎活血行气,桃仁破血逐瘀,赤芍散瘀止痛。月经期女性及凝血功能障碍者禁用,服药后出现皮下瘀斑应停药就医。

面肌痉挛患者除中药治疗外,需避免冷风直吹面部,减少熬夜和情绪激动。可配合选取太阳、颊车等穴位按摩,每日用热毛巾敷脸促进血液循环。饮食宜清淡,限制浓茶咖啡摄入,适量食用芹菜、黑木耳等平肝食材。若痉挛持续加重或伴听力异常,需及时进行肌电图等检查排除颅内病变。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