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养生 > 亚健康

治疗骨质疏松有哪些中药

| 1人回答 | 60次阅读

问题描述:
治疗骨质疏松有哪些中药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王强
王强 山东省立医院 副主任医师

治疗骨质疏松可使用杜仲、骨碎补、淫羊藿、补骨脂、熟地黄等中药。骨质疏松多与肾虚精亏、气血不足有关,中药治疗需辨证施治,建议在中医师指导下配伍使用。

1、杜仲

杜仲具有补肝肾、强筋骨的功效,适用于肾阳虚型骨质疏松。其有效成分杜仲胶能促进成骨细胞增殖,改善骨代谢。常与续断、桑寄生配伍使用,可制成杜仲颗粒或杜仲壮骨丸。肾阴虚火旺者慎用。

2、骨碎补

骨碎补能活血续伤、补肾强骨,对骨折后骨质疏松尤为适宜。现代研究显示其黄酮类成分可抑制破骨细胞活性,临床常用骨碎补总黄酮片。血虚无瘀或孕妇禁用,使用期间需监测肝功能。

3、淫羊藿

淫羊藿归肾经,可补肾阳、强筋骨,适用于绝经后骨质疏松。所含淫羊藿苷具有类雌激素作用,能增加骨密度。可配伍仙茅、巴戟天制成淫羊藿胶囊,阴虚火旺者忌用。

4、补骨脂

补骨脂能温肾助阳、纳气平喘,对老年性骨质疏松伴腰膝冷痛效果显著。其香豆素类成分可促进钙沉积,常制成补骨脂注射液。实热证及阴虚火旺者不宜使用,服药期间需避光。

5、熟地黄

熟地黄可滋阴补血、益精填髓,主治肾阴虚型骨质疏松。与山茱萸、山药配伍组成六味地黄丸,能调节骨代谢平衡。脾胃虚弱者需配伍砂仁、陈皮以助运化,避免滋腻碍胃。

骨质疏松患者除中药调理外,需保证每日钙摄入量800-1200毫克,适量补充维生素D。建议进行负重运动如快走、太极拳,避免吸烟酗酒。定期监测骨密度,骨折高风险人群需遵医嘱联合抗骨质疏松西药。中药疗程一般3-6个月,用药期间出现消化不良、皮肤过敏等情况应及时复诊调整方案。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治疗面肌痉挛的中药方子

治疗面肌痉挛可遵医嘱使用芍药甘草汤、牵正散、天麻钩藤饮、镇肝熄风汤、通窍活血汤等中药方剂。面肌痉挛可能与肝风内动、气血瘀滞、风痰阻络等因素有关,需辨证施治。

1、芍药甘草汤

芍药甘草汤由白芍、甘草组成,具有柔肝缓急的功效,适用于肝阴不足引起的面部肌肉抽搐。白芍能养血敛阴,甘草可调和诸药,两者配伍可缓解肌肉痉挛。使用前需排除低钾血症等禁忌证,服药期间忌食辛辣刺激食物。

2、牵正散

牵正散含白附子、僵蚕、全蝎等药物,主治风痰通络,对风痰阻络型面肌痉挛效果较好。方中白附子祛风化痰,僵蚕息风止痉,全蝎搜风通络。该方偏温燥,阴虚火旺者慎用,可能出现口干等不良反应时需及时复诊调整用药。

3、天麻钩藤饮

天麻钩藤饮包含天麻、钩藤、石决明等成分,擅长平肝息风,适合肝阳上亢导致的面部不自主抽动。天麻息风止痉,钩藤清热平肝,石决明潜阳熄风。高血压患者使用需监测血压,避免与西药降压药产生相互作用。

4、镇肝熄风汤

镇肝熄风汤由牛膝、代赭石、龙骨等组成,具有镇肝息风功效,针对肝风内动型痉挛。代赭石重镇降逆,牛膝引血下行,龙骨镇惊安神。脾胃虚弱者应饭后服用,长期使用需检查血铁含量防止代赭石蓄积。

5、通窍活血汤

通窍活血汤含赤芍、川芎、桃仁等活血药物,适用于气血瘀滞型面肌痉挛。川芎活血行气,桃仁破血逐瘀,赤芍散瘀止痛。月经期女性及凝血功能障碍者禁用,服药后出现皮下瘀斑应停药就医。

面肌痉挛患者除中药治疗外,需避免冷风直吹面部,减少熬夜和情绪激动。可配合选取太阳、颊车等穴位按摩,每日用热毛巾敷脸促进血液循环。饮食宜清淡,限制浓茶咖啡摄入,适量食用芹菜、黑木耳等平肝食材。若痉挛持续加重或伴听力异常,需及时进行肌电图等检查排除颅内病变。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