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64次阅读
拔牙后牙龈变黑可能由血肿机化、局部感染、药物染色、黑色素沉积等原因引起,可通过清创处理、抗感染治疗、停用染色药物、激光治疗等方式改善。
1、血肿机化:拔牙创口内血液凝固后形成血块,血红蛋白分解导致局部发黑。通常无需特殊处理,血肿会随组织修复逐渐吸收,保持口腔清洁即可。
2、局部感染:创口护理不当可能引发厌氧菌感染,导致牙龈坏死发黑。可能与口腔卫生差、免疫力低下有关,表现为疼痛、异味。需清创后使用甲硝唑、阿莫西林、头孢克肟等药物。
3、药物染色:含铋剂或中药漱口水长期使用可能造成色素沉积。停用相关药物后色素多可消退,必要时可用过氧化氢溶液局部擦拭。
4、黑色素沉积:部分人群牙龈本身存在黑色素细胞,创伤后可能激活色素生成。若影响美观可通过激光或冷冻治疗,但需排除病理性因素。
恢复期间避免进食过硬过烫食物,使用软毛牙刷清洁术区周围,若黑斑持续扩大或伴随脓液需及时复诊。
拔牙后一直流血可通过压迫止血、冷敷、药物止血、就医处理等方式缓解。拔牙后出血通常由凝血异常、创口过大、感染、高血压等原因引起。
1、压迫止血用消毒纱布或棉球紧咬伤口30分钟,通过物理压迫帮助血凝块形成。避免频繁吐口水或吮吸伤口。
2、冷敷冰袋外敷面部对应拔牙区域,每次15分钟间隔1小时,血管收缩可减少出血。注意避免冻伤皮肤。
3、药物止血遵医嘱使用氨甲环酸片、云南白药胶囊、凝血酶原复合物等药物,适用于凝血功能异常导致的持续性出血。
4、就医处理若出血超过24小时或出现头晕心悸,需急诊缝合或电凝止血。可能与创口血管撕裂、血小板减少症等因素有关。
术后24小时内避免漱口、进食过热食物及剧烈运动,保持头部抬高姿势有助于减少出血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