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70次阅读
上腹部CT通常可以检出胃肿瘤,但确诊需结合胃镜及病理检查。胃肿瘤的影像学表现主要有黏膜增厚、肿块形成、局部强化异常等特征,但早期微小病灶可能漏诊。
上腹部CT对胃肿瘤的检出率与病灶大小、位置、扫描技术密切相关。直径超过1厘米的隆起型肿瘤在增强CT中多表现为局部软组织密度影,伴有不均匀强化;溃疡型肿瘤可见龛影及周围黏膜纠集;弥漫浸润型肿瘤则可能出现胃壁弥漫性增厚。采用低张饮水充盈胃腔、多期增强扫描等技术可提高检出率。对于贲门、胃底等特殊部位,改变体位扫描有助于减少盲区。
部分特殊情况可能影响CT诊断准确性。微小平坦型早期胃癌在CT上可能仅表现为黏膜层轻微增厚,容易与慢性胃炎混淆;胃淋巴瘤常呈现均匀增厚的胃壁,与进展期胃癌难以区分;某些良性病变如胃间质瘤、巨大胃皱襞等也可能被误判为恶性肿瘤。胃周淋巴结转移的判定也存在一定假阳性率。
建议出现上腹疼痛、消瘦、黑便等症状者,即使CT检查未发现明显异常,也应进一步接受胃镜检查。胃镜可直接观察黏膜病变并进行活检,对早期胃癌的诊断价值显著优于CT。临床实践中常将CT与胃镜联合应用,前者评估肿瘤侵犯深度及远处转移,后者明确病变性质及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