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97次阅读
左肺上叶陈旧病变通常指肺部影像学检查发现的陈旧性组织损伤或愈合痕迹,可能与既往感染、结核、外伤或炎症遗留有关。
陈旧病变是肺部组织修复后的残留表现,常见于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后的钙化灶、肺炎痊愈后的纤维化瘢痕或轻微外伤后的局部愈合。这类病变通常无活动性炎症,多数情况下不会引起咳嗽、胸痛或发热等不适症状,仅通过胸部CT或X线检查偶然发现。影像特征多表现为边界清晰的结节、条索状高密度影或钙化点,与周围正常肺组织分界明显。
少数情况下需警惕陈旧病变合并其他异常。若影像显示病灶边缘模糊、周围出现毛刺征或磨玻璃样改变,可能提示存在活动性感染或肿瘤性病变。部分陈旧性结核灶可能包裹休眠状态的结核杆菌,当免疫力下降时存在复燃风险。对于伴随咯血、消瘦或持续低热的患者,需进一步通过痰培养、肿瘤标志物或穿刺活检明确性质。
发现左肺上叶陈旧病变无须特殊治疗,但建议每年复查胸部CT观察变化。日常需避免吸烟及接触粉尘,保持适度运动增强肺功能。若出现呼吸急促、胸痛加重或反复感染症状应及时就诊呼吸科。
小孩脓毒症属于严重感染性疾病,病情进展快且可能危及生命。脓毒症是病原体侵入血液引发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的表现,主要与细菌感染、免疫缺陷、创伤感染等因素有关,常见症状包括持续高热、呼吸急促、精神萎靡或烦躁、皮肤瘀斑等。需立即就医进行抗感染及器官功能支持治疗。
脓毒症在儿童中病情发展往往比成人更迅猛。婴幼儿免疫系统发育不完善,感染后容易发生全身炎症风暴,导致毛细血管渗漏、微循环障碍。临床常见由肺炎链球菌、脑膜炎球菌等引起的原发感染灶扩散至血流,若未及时干预,6-12小时内可能进展为脓毒性休克,表现为血压下降、尿量减少、意识障碍等。实验室检查可见白细胞异常升高或降低,C反应蛋白和降钙素原显著增高,血培养阳性可明确病原体。
部分特殊病例可能表现为非典型症状。新生儿尤其是早产儿可能仅出现体温不稳、喂养困难等轻微表现;免疫功能低下患儿发热反应可能不明显,但存在难以纠正的代谢性酸中毒。这类隐匿性脓毒症更容易延误诊断,需通过血清乳酸检测、炎症指标动态监测来早期识别。某些遗传性免疫缺陷病患儿可能反复发生脓毒症,需进行基因检测明确病因。
患儿确诊后需入住儿科重症监护病房,进行液体复苏、血管活性药物维持灌注压,并尽早使用广谱抗生素如头孢曲松钠注射液、美罗培南注射液等。家长应注意观察患儿意识状态、尿量及皮肤温度变化,治疗期间需严格卧床休息,给予高热量易消化饮食,恢复期可适当补充益生菌调节肠道菌群。出院后需定期复查免疫功能和炎症指标,避免去人群密集场所,按时接种b型流感嗜血杆菌疫苗、肺炎球菌疫苗等预防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