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医 > 中医保健

气滞血瘀和气虚血瘀有什么区别

| 1人回答 | 44次阅读

问题描述:
气滞血瘀和气虚血瘀有什么区别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王杰
王杰 山东省立医院 主任医师

气滞血瘀和气虚血瘀是中医常见的两种证型,主要区别在于气滞血瘀以气机阻滞为主,气虚血瘀以气虚推动无力为主。

1、病因差异

气滞血瘀多因情志不畅、肝郁气滞导致气血运行受阻;气虚血瘀常因久病体虚、劳倦过度致使气不足而血行无力。

2、症状特点

气滞血瘀表现为胀痛拒按、舌紫暗有瘀斑;气虚血瘀多见隐痛喜按、舌淡紫有齿痕,常伴乏力自汗。

3、治疗原则

气滞血瘀需行气活血,常用柴胡疏肝散;气虚血瘀宜益气活血,代表方为补阳还五汤。

4、调理重点

气滞血瘀者应保持情绪舒畅,避免久坐;气虚血瘀需注意劳逸结合,可适度练习八段锦。

两种证型均可配合艾灸治疗,气滞血瘀选太冲穴,气虚血瘀取足三里穴,日常饮食宜避免生冷油腻。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清理脾胃湿热的中草药有哪些

清理脾胃湿热可选用黄连、黄芩、栀子、藿香等中草药,也可遵医嘱使用葛根芩连汤、甘露消毒丹、三仁汤、藿香正气散等方剂。建议在中医师辨证指导下合理配伍使用,避免自行用药。

一、中草药

黄连具有清热燥湿功效,适用于湿热引起的口苦、腹泻;黄芩能清肺胃湿热,改善烦热口渴;栀子可泻火除烦,缓解湿热黄疸;藿香芳香化湿,对脾胃湿阻有效。

二、经典方剂

葛根芩连汤主治湿热泄泻,含葛根、黄芩等成分;甘露消毒丹针对暑湿发热,含滑石、茵陈等;三仁汤宣畅气机,含杏仁、白蔻仁;藿香正气散解表化湿,含藿香、白术等。

日常饮食宜清淡,避免油腻辛辣,可配合薏苡仁、赤小豆等食疗。湿热症状持续或加重时应及时就医,中草药需根据体质和证型辨证使用。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