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61次阅读
艾滋病病毒感染后出现症状的时间一般为2-4周,实际时间受到感染病毒量、个体免疫力、病毒亚型、是否接受治疗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1、急性期症状约50%感染者在2-4周出现发热、咽痛、皮疹等类似流感症状,持续1-2周自行缓解,此时病毒载量高但抗体可能尚未产生。
2、无症状期多数感染者随后进入长达8-10年的临床潜伏期,仅表现为持续性淋巴结肿大,CD4+T淋巴细胞缓慢下降但无典型症状。
3、艾滋病前期当CD4+T细胞降至200-500个/μL时,可能出现带状疱疹、口腔白斑、反复腹泻等机会性感染先兆症状。
4、艾滋病期CD4+T细胞低于200个/μL时进入典型发病期,表现为卡波西肉瘤、肺孢子菌肺炎、隐球菌脑膜炎等严重机会性感染和肿瘤。
建议发生高危行为后立即进行艾滋病阻断治疗,定期检测HIV抗体,确诊后尽早启动抗病毒治疗可显著延缓病程进展。
艾滋病主要攻击人体免疫系统,导致免疫功能严重受损。艾滋病病毒主要破坏CD4+T淋巴细胞,使人体逐渐丧失抵抗感染和疾病的能力。
1、免疫系统艾滋病病毒通过攻击免疫系统中的CD4+T淋巴细胞,导致免疫细胞数量减少和功能受损,使人体无法有效抵抗病原体。
2、血液系统艾滋病病毒可在血液中复制并传播,导致血液中病毒载量升高,进一步破坏免疫细胞和其他血细胞。
3、神经系统艾滋病病毒可穿过血脑屏障,感染中枢神经系统,导致认知功能障碍、周围神经病变等神经系统损害。
4、消化系统艾滋病病毒可影响消化系统功能,导致慢性腹泻、吸收不良等消化系统症状,并增加机会性感染风险。
艾滋病患者应定期监测免疫功能和病毒载量,遵医嘱进行抗病毒治疗,同时注意营养均衡和适度运动以维持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