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58次阅读
脱肛可能由长期便秘、分娩损伤、盆底肌松弛、直肠肿瘤等原因引起,可通过提肛锻炼、硬化剂注射、套扎术、手术治疗等方式改善。
1、长期便秘排便时过度用力导致直肠黏膜下移。增加膳食纤维摄入,使用开塞露、乳果糖口服溶液、聚乙二醇4000散等缓泻剂改善排便。
2、分娩损伤产程中盆底组织撕裂引发支持力下降。产后需进行凯格尔运动修复,严重者可选用痔疮栓、复方角菜酸酯栓、地奥司明片等药物缓解症状。
3、盆底肌松弛年龄增长或慢性腹压增高导致肌肉萎缩。建议坚持提肛运动,合并痔疮时可使用马应龙麝香痔疮膏、普济痔疮栓、化痔栓等药物辅助治疗。
4、直肠肿瘤占位性病变向下牵拉直肠壁。需手术切除肿瘤,术后可配合使用康复新液、云南白药胶囊、草木犀流浸液片等促进创面修复。
避免久蹲久坐,每日温水坐浴,饮食注意补充优质蛋白和维生素促进组织修复,症状持续加重需及时就医。
温胃舒片可能存在轻度副作用,常见表现有口干、恶心、胃部不适等,通常停药后可自行缓解。
1、胃肠反应部分患者用药后可能出现胃脘胀满、食欲减退等胃肠不适症状,与药物温补成分刺激胃肠黏膜有关。症状轻微时可调整服药时间至餐后,持续不适需停药就医。
2、过敏反应偶见皮肤瘙痒、皮疹等过敏表现,多与个体对药物成分敏感有关。出现过敏症状应立即停药,必要时遵医嘱使用氯雷他定等抗组胺药物。
3、口干舌燥药物中温阳药材可能导致津液耗伤,表现为口唇干燥、口渴等。建议用药期间增加饮水量,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
4、肝功能影响长期大剂量使用可能影响肝脏代谢功能,表现为转氨酶轻度升高。用药期间应定期监测肝功能,避免与对乙酰氨基酚等肝毒性药物联用。
用药期间出现严重腹痛、黄疸或持续不适应及时就医,避免饮酒及生冷食物,脾胃虚弱者需在医师指导下调整剂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