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21次阅读
骶骨骨折一个多月后仍疼痛可能与骨折愈合延迟、局部炎症未消退或神经损伤有关。常见原因包括过早负重活动、骨折移位未完全复位、合并软组织损伤等,需结合影像学检查明确病因。
骨折愈合需要较长时间,骶骨血供相对较差,愈合速度可能更慢。过早下地活动或久坐可能对骨折端造成反复刺激,导致局部微动影响愈合。骨折周围肌肉韧带损伤未完全修复也会引发牵涉痛,部分患者可能因骨折块压迫骶神经丛出现放射性疼痛。骶骨位置特殊,常规外固定难以完全制动,轻微移位可能导致持续性疼痛。
少数情况下需考虑骨折不愈合或畸形愈合可能。骨质疏松患者骨痂形成缓慢,糖尿病等基础疾病会影响愈合进程。骶骨隐匿性裂纹骨折初期影像学表现不明显,后期可能出现延迟愈合。严重外伤可能导致骶髂关节错位,引发生物力学改变导致慢性疼痛。局部血肿机化或异位骨化也可能刺激周围组织。
建议复查骶骨CT三维重建评估骨折线是否消失,疼痛持续需排除骶髂关节炎、腰椎间盘突出等并发症。急性期过后可进行盆底肌康复训练,使用红外线理疗促进血液循环。避免久坐久站,睡眠时侧卧减轻骶部压力。饮食注意补充钙质与维生素D,疼痛明显时可遵医嘱使用塞来昔布胶囊、洛索洛芬钠片等药物,合并神经症状可配合甲钴胺片营养神经。如确诊延迟愈合可能需要介入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