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46次阅读
孩子接触水痘后需立即隔离观察,可通过接种疫苗、皮肤护理、药物干预、环境消毒、症状监测等方式处理。水痘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引起,具有强传染性,常表现为发热、皮肤疱疹等症状。
1、接种疫苗
未完成水痘疫苗全程接种的儿童应在接触后3-5天内紧急接种水痘减毒活疫苗。疫苗能有效降低发病概率或减轻症状严重程度,接种后可能出现局部红肿或低热等反应,家长需观察48小时。若孩子有免疫缺陷疾病或正在使用免疫抑制剂,需咨询医生评估接种可行性。
2、皮肤护理
家长需每日检查孩子皮肤是否出现红色斑疹或水疱,已出疹时应穿着宽松棉质衣物,使用炉甘石洗剂外涂止痒,避免抓挠引发感染。疱疹破裂后可涂抹莫匹罗星软膏预防细菌感染,洗澡时使用温水轻柔冲洗,禁用碱性肥皂擦洗患处。修剪孩子指甲并保持手部清洁。
3、药物干预
出现发热超过38.5℃时可遵医嘱使用布洛芬混悬液退热,禁用阿司匹林以防瑞氏综合征。抗病毒药物阿昔洛韦颗粒需在发病24小时内使用效果最佳,泛昔洛韦分散片适用于12岁以上青少年。瘙痒严重时医生可能开具氯雷他定糖浆,家长不可自行调整剂量。
4、环境消毒
患儿接触过的玩具、餐具需用含氯消毒剂浸泡10分钟,衣物床单应单独用60℃以上热水洗涤。居室每日通风2-3次,每次不少于30分钟,避免与其他儿童共用物品。病毒在干燥物品表面可存活1-2小时,家长处理污染物时应佩戴一次性手套。
5、症状监测
家长需记录体温变化和疱疹进展,若出现持续高热、疱疹化脓、呼吸急促或嗜睡等表现,提示可能继发肺炎或脑炎,须立即就医。恢复期可能出现带状疱疹神经痛,可配合局部热敷缓解。患病期间应隔离至全部疱疹结痂,通常需要7-14天。
水痘患儿应单独居住通风房间,饮食选择易消化的粥类、蒸蛋等,适量补充维生素C促进愈合。恢复期可逐步增加瘦肉泥、西蓝花等富含优质蛋白和锌的食物。患病期间禁止剧烈运动,结痂完全脱落前避免接触孕妇和免疫力低下者。家长接触患儿后需用流动水洗手至少20秒,未患病同胞建议在潜伏期内每日检查体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