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42次阅读
新生儿肠绞痛主要表现为阵发性哭闹、腹部胀气、双腿蜷曲、面部潮红等症状,通常发生在出生后2周至4个月,按症状发展可分为早期不安、发作期剧烈哭闹、缓解期疲惫嗜睡三个阶段。
1、早期不安婴儿表现为频繁扭动身体、间歇性哼唧,可能伴随轻微腹部隆起,此时肠蠕动加快但尚未形成强烈痉挛。
2、发作期哭闹突发尖锐哭叫持续数小时,双手握拳双腿向腹部屈曲,腹部触诊有张力,多因肠道平滑肌强烈收缩导致,通常傍晚或夜间加重。
3、缓解期嗜睡哭闹停止后呈现 exhaustion 状态,可能出现打嗝或排气,部分婴儿会因体力消耗进入深睡眠。
建议家长采用飞机抱、腹部按摩帮助排气,哺乳母亲需避免摄入奶制品等易致敏食物,若症状每日超过3小时或伴随发热需及时就医。
新生儿溶血性黄疸一般7-14天可完全消退,实际时间受到溶血程度、胆红素水平、治疗干预、新生儿体质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1、溶血程度轻度ABO血型不合溶血通常5-7天消退,重度Rh溶血可能持续2-3周。家长需每日观察皮肤黄染范围变化,配合医生监测胆红素值。
2、胆红素水平血清胆红素超过342μmol/L时需蓝光治疗,未达光疗标准者可自然消退。光疗后胆红素反弹可能延长恢复期,需复查确认。
3、治疗干预蓝光治疗可使80%病例3天内胆红素下降,严重溶血需换血治疗。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可阻断溶血进程,缩短病程。
4、新生儿体质早产儿肝脏代谢能力差,黄疸消退较足月儿慢1-2周。合并感染、酸中毒等情况会延缓胆红素清除。
母乳喂养有助于促进胆红素排泄,但严重黄疸期间可暂停母乳3天。家长应记录每日黄疸变化,按医嘱复查胆红素至完全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