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五官科 > 眼科

白内障眼底坏了怎么办

| 1人回答 | 70次阅读

问题描述:
白内障眼底坏了怎么办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王卫
王卫 中日友好医院 副主任医师

白内障合并眼底病变可通过药物治疗、激光治疗、手术治疗等方式干预。白内障通常由晶状体蛋白变性引起,眼底病变可能与视网膜血管异常、黄斑变性等因素有关。

1、药物治疗

早期白内障可遵医嘱使用吡诺克辛钠滴眼液延缓进展,若合并黄斑水肿可联合雷珠单抗注射液抑制血管渗漏。药物干预需配合定期眼底检查,观察视神经及视网膜变化。药物治疗适用于病变轻微且无严重视力障碍者,用药期间需监测眼压及角膜情况。

2、激光治疗

眼底出现视网膜裂孔或糖尿病性病变时,可采用532nm激光进行视网膜光凝术。激光能封闭渗漏血管并稳定视网膜结构,术后需避免剧烈运动以防玻璃体出血。该方式对晶状体混浊程度有要求,严重白内障患者需先处理晶体问题。

3、超声乳化术

晶状体核硬度达Ⅲ级以上时,建议行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通过2-3mm切口粉碎吸除混浊晶体,同步置换多焦点或蓝光滤过型人工晶体。该术式能改善透光率,为后续眼底治疗创造观察条件,术后1周需避免揉眼和俯卧位。

4、玻璃体切割术

存在玻璃体积血或视网膜脱离时,需行23G/25G微创玻璃体切除手术。术中可同步处理增殖膜及视网膜下积液,必要时联合硅油填充。该手术对眼底病变有直接治疗作用,但要求术者具备白内障和视网膜双重手术经验。

5、联合手术

严重病例可采用白内障超声乳化+玻璃体切除+眼内激光三联手术。一次性解决屈光介质混浊和视网膜病变问题,减少多次手术创伤。联合手术需个性化设计人工晶体度数,术后需长期使用非甾体滴眼液预防黄斑囊样水肿。

患者应保持每日补充叶黄素10mg和玉米黄质2mg,选择深绿色蔬菜及蓝莓等抗氧化食物。避免长时间紫外线暴露,阅读时保证500lux以上照明亮度。建议每3个月复查光学相干断层扫描和视野检查,糖尿病患者需将糖化血红蛋白控制在7%以下。突发视物变形或闪光感应立即就诊。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8岁儿童远视弱视能治好吗

8岁儿童远视弱视通常能治好,治疗方法主要有配戴矫正眼镜、遮盖疗法、视觉训练、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远视弱视可能与遗传因素、屈光不正、形觉剥夺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视力模糊、视物疲劳、斜视等症状。

1、配戴矫正眼镜

远视弱视儿童需通过验光配戴合适的矫正眼镜,矫正屈光不正问题。眼镜需全天佩戴,定期复查并根据视力变化调整度数。配镜后视力可能逐渐提升,但需配合其他治疗手段。

2、遮盖疗法

遮盖疗法通过遮盖健康眼强迫弱视眼使用,刺激弱视眼视觉发育。家长需监督孩子每日遮盖2-6小时,具体时间根据医生建议调整。遮盖期间可配合精细视觉训练提升效果。

3、视觉训练

视觉训练包括穿珠、描图、电脑训练等项目,通过重复进行精细目力任务改善弱视。家长需每日陪同孩子完成20-30分钟训练,坚持3-6个月可见效果。训练需在医生指导下制定个性化方案。

4、药物治疗

对于部分难治性弱视,医生可能建议使用阿托品滴眼液暂时模糊健康眼视力,促进弱视眼使用。硫酸阿托品滴眼液需严格遵医嘱使用,避免过量导致畏光等副作用。药物治疗通常作为辅助手段。

5、手术治疗

若远视弱视伴随严重斜视或先天性白内障等器质性问题,可能需行斜视矫正术或白内障摘除术。手术需在全身麻醉下进行,术后仍需继续视觉康复训练。手术治疗仅适用于特定病例。

家长应每3-6个月带孩子复查视力,确保治疗有效性。日常生活中需控制电子产品使用时间,增加户外活动,补充富含维生素A的食物如胡萝卜、动物肝脏等。治疗期间保持耐心,多数儿童在12岁前通过系统治疗可获得良好视力预后,但需警惕治疗后视力回退的可能。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