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科 > 神经内科

血管性痴呆的诊断标准

| 1人回答 | 86次阅读

问题描述:
血管性痴呆的诊断标准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张楠
张楠 济南市中心医院 主任医师
血管性痴呆,在CT、核磁上的表现还是有相应的一些特征性的改变的,比如说我们在CT、核磁上常常会看到患者的大脑有萎缩的情况,脑室有扩大的情况,脑白质有大片的脱髓鞘的情况,以及还有一些多多少少的腔隙性或者坏死的脑梗死的表现,这些因素综合起来,再加上前面的打分判断,基本上就可以完成血管性痴呆的诊断。这些标准通过系列的打分就能决定这个患者是否符合于血管性的痴呆的这样一个标准,还需要相应的形态学的配合。血管性痴呆的诊断标准是什么:血管性痴呆的诊断标准主要是根据患者的相关表现来决定,在临床上只要满足了有血管疾病的表现和有痴呆的表现,就可以诊断。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脑出血吐怎么回事儿

脑出血呕吐可能由颅内压增高、脑组织损伤、自主神经功能紊乱、消化道应激反应、脑干受压等原因引起,脑出血可通过降低颅内压、控制血压、手术治疗、营养支持、心理疏导等方式治疗。 1、颅内压增高:脑出血后,血液在颅腔内积聚,导致颅内压迅速升高,刺激呕吐中枢引发呕吐。治疗可通过使用甘露醇注射液20%浓度,每次125-250ml静脉滴注或呋塞米注射液每次20-40mg静脉注射降低颅内压,同时限制液体摄入量。 2、脑组织损伤:出血部位周围的脑组织受到机械性损伤,可能影响呕吐中枢功能。治疗需密切监测生命体征,保持呼吸道通畅,必要时进行气管插管或机械通气。 3、自主神经功能紊乱:脑出血可能影响自主神经系统,导致胃肠功能紊乱。治疗可考虑使用甲氧氯普胺注射液每次10mg肌肉注射或昂丹司琼注射液每次8mg静脉注射控制呕吐症状。 4、消化道应激反应:脑出血后,机体处于应激状态,可能引发消化道黏膜损伤。治疗需给予质子泵抑制剂如奥美拉唑注射液每次40mg静脉注射保护胃黏膜,同时进行肠内营养支持。 5、脑干受压:出血量较大时,可能压迫脑干,直接影响呕吐中枢。治疗需及时进行开颅血肿清除术或脑室穿刺引流术,必要时进行去骨瓣减压术以缓解脑干受压。 脑出血患者应注意保持安静,避免情绪激动,饮食以清淡、易消化为主,可适量食用米粥、蒸蛋等食物。适当进行肢体被动活动,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如有异常及时就医。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