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科 > 神经内科

神经损伤引起面瘫怎么办?

| 1人回答 | 63次阅读

问题描述:
神经损伤引起面瘫怎么办?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邵自强
邵自强 中日友好医院 主任医师

神经损伤引起面瘫可通过营养神经药物、糖皮质激素、物理治疗、针灸治疗、手术治疗等方式改善。面瘫通常由病毒感染、外伤、脑血管病变、肿瘤压迫、自身免疫性疾病等因素引起。

1、营养神经药物

甲钴胺片可促进神经髓鞘修复,适用于糖尿病性神经病变或维生素B12缺乏导致的面瘫。维生素B1片能改善神经传导功能,对酒精中毒或代谢障碍引起的神经损伤有效。胞磷胆碱钠胶囊通过增强脑代谢缓解脑血管病继发的面瘫,使用期间需监测肝功能。

2、糖皮质激素

醋酸泼尼松片适用于贝尔面瘫急性期,可减轻神经水肿,但高血压患者需慎用。地塞米松注射液用于创伤性面神经损伤,需注意可能诱发血糖升高。甲泼尼龙琥珀酸钠对自身免疫性面神经炎效果显著,短期使用需配合胃黏膜保护剂。

3、物理治疗

超短波治疗通过热效应改善神经局部血液循环,适合外伤后2周内的面瘫患者。低频脉冲刺激可防止面部肌肉萎缩,治疗时电极片需准确贴于面部运动点。红外线照射能缓解神经炎症,每日治疗时间不宜超过20分钟以免皮肤灼伤。

4、针灸治疗

针刺地仓、颊车等穴位可促进面部经络气血运行,对风寒型面瘫效果较好。电针疗法配合翳风穴刺激能增强神经兴奋性,急性期采用疏密波更佳。灸法适用于病程超过1个月的顽固性面瘫,隔姜灸关元穴可温通阳气。

5、手术治疗

面神经减压术用于外伤或肿瘤压迫导致的完全性面瘫,需在3个月内实施。神经移植术适合神经断裂患者,常取耳大神经或腓肠神经进行桥接。对于晚期面肌萎缩者可考虑颞肌悬吊术改善外观,术后需配合表情肌训练。

面瘫患者日常需用人工泪液保护暴露的结膜,睡眠时佩戴眼罩预防角膜炎。饮食应选择易咀嚼的软食,避免辛辣刺激食物诱发疼痛。每日对着镜子做抬眉、鼓腮等表情训练,配合热毛巾敷脸促进血液循环。外出时注意面部保暖,冷风刺激可能加重症状。若3个月未恢复需复查肌电图评估神经功能,长期不愈者可考虑整形修复。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大脑和脊髓合称为什么

大脑和脊髓合称为中枢神经系统,它们在人体中负责接收、整合和传递信息,协调身体各部位的功能。中枢神经系统通过神经元网络与周围神经系统相连,共同完成复杂的生理活动。大脑负责高级认知功能、情感和运动控制,而脊髓则是信息传递的主要通道,同时参与简单的反射活动。中枢神经系统的健康对维持人体正常功能至关重要,其损伤或疾病可能导致严重的功能障碍。 1、中枢神经系统:大脑和脊髓共同构成中枢神经系统,是人体信息处理的核心。大脑负责感知、思维、记忆和情感等高级功能,脊髓则传递大脑与身体其他部位之间的信息,同时参与简单的反射活动。中枢神经系统的完整性对维持身体协调和功能至关重要。 2、大脑功能:大脑是中枢神经系统的主要部分,分为左右两个半球,分别控制对侧身体的运动和感觉。大脑皮层负责高级认知功能,如语言、记忆和决策。大脑的损伤可能导致认知障碍、运动功能障碍或情感异常。 3、脊髓作用:脊髓是中枢神经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位于脊柱内,负责传递大脑与身体其他部位之间的信息。脊髓还参与简单的反射活动,如膝跳反射。脊髓损伤可能导致感觉丧失、运动功能障碍或自主神经功能紊乱。 4、神经元网络:中枢神经系统通过复杂的神经元网络与周围神经系统相连,共同完成信息传递和功能协调。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的基本单位,通过突触传递电信号和化学信号。神经元网络的完整性对中枢神经系统的功能至关重要。 5、中枢神经系统疾病:中枢神经系统的疾病或损伤可能导致严重的功能障碍,如中风、帕金森病、多发性硬化症等。这些疾病可能影响运动、感觉、认知或自主神经功能。早期诊断和治疗对改善预后至关重要。 保持中枢神经系统的健康需要均衡饮食、适量运动和良好的生活习惯。富含Omega-3脂肪酸的食物如鱼类、坚果和种子有助于大脑健康。规律的有氧运动如跑步、游泳可以促进神经细胞生长和突触可塑性。避免吸烟、过量饮酒和长期压力对保护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同样重要。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