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科

小儿发烧容易发生抽搐吗

| 1人回答 | 36次阅读

问题描述:
小儿发烧容易发生抽搐吗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王志新
王志新 中日友好医院 主任医师

小儿发烧确实可能发生抽搐,医学上称为热性惊厥,多见于6个月至5岁儿童。热性惊厥主要与体温骤升有关,通常表现为全身或局部肌肉抽搐、意识丧失,多数持续1-3分钟可自行缓解。若患儿出现抽搐,家长需保持冷静,清理周围危险物品,避免强行按压肢体,记录发作时间并及时就医。

热性惊厥多发生在体温快速上升期,尤其是体温超过38.5摄氏度时。儿童神经系统发育不完善,体温调节中枢对高热反应敏感,可能诱发异常放电。常见诱因包括上呼吸道感染、幼儿急疹等病毒感染。发作时患儿可能出现双眼上翻、四肢僵直或抽动,部分伴有口唇青紫。多数热性惊厥为单纯性,发作一次且持续时间短,不会遗留神经系统损伤。

复杂性热性惊厥可能持续超过15分钟,24小时内反复发作或表现为单侧肢体抽搐,这类情况需警惕癫痫等潜在疾病。有热性惊厥家族史、早产或发育迟缓的儿童发生概率略高。若抽搐时伴有呕吐、颈部强直或发作后意识恢复缓慢,需排除脑膜炎等严重感染。对于首次发作或发作特征异常的患儿,建议完善脑电图、头颅影像学等检查。

预防热性惊厥需及时控制体温,发热时可使用对乙酰氨基酚口服溶液或布洛芬混悬液等退热药物,配合温水擦浴物理降温。避免过度包裹导致体温骤升,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有惊厥史的儿童发热时家长需密切监测体温变化,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预防性使用地西泮栓剂。日常注意增强体质,接种流感疫苗等可减少感染诱因,发作频繁或伴有神经系统异常的患儿需定期神经科随访。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acei类降压药特点

ACEI类降压药的特点包括抑制血管紧张素转换酶、降低外周血管阻力、减少醛固酮分泌、保护肾脏功能、改善心血管重构。 1、抑制酶活性:ACEI类药物通过抑制血管紧张素转换酶的活性,减少血管紧张素II的生成,从而扩张血管,降低血压。常用药物如卡托普利片,每日剂量25-50mg,分2-3次口服。 2、降低阻力:这类药物能够降低外周血管阻力,改善血流动力学,减轻心脏负担。贝那普利片每日剂量10-20mg,可单次或分次服用。 3、减少分泌:ACEI类药物可抑制醛固酮的分泌,减少钠水潴留,有助于控制血压。雷米普利片每日剂量2.5-10mg,通常早晨服用。 4、保护肾脏:此类药物能够扩张肾小球出球小动脉,降低肾小球内压,延缓肾功能损害。福辛普利片每日剂量10-20mg,可随餐服用。 5、改善重构:ACEI类药物可抑制心肌和血管平滑肌细胞增生,改善心血管重构,降低心血管事件风险。培哚普利片每日剂量4-8mg,建议早晨服用。 合理使用ACEI类降压药的同时,建议保持低盐饮食,每日食盐摄入量控制在6g以下;适当进行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等,每周至少150分钟;定期监测血压和肾功能,及时调整用药方案。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