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儿科

6岁小孩扁桃体肿大怎么办

| 1人回答 | 56次阅读

问题描述:
6岁小孩扁桃体肿大怎么办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周小凤
周小凤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副主任医师

6岁小孩扁桃体肿大可通过调整饮食、物理降温、保持口腔卫生、遵医嘱用药、必要时手术切除等方式治疗。扁桃体肿大通常由细菌或病毒感染、过敏反应、环境刺激、免疫系统异常、胃食管反流等因素引起。

1、调整饮食

扁桃体肿大期间应选择温凉、软烂的食物,如米粥、蒸蛋、南瓜泥等,避免辛辣、坚硬或过热的食物刺激咽喉。适当增加水分摄入,帮助缓解咽喉干燥。若伴有吞咽困难,可将食物打成糊状,少量多次喂食。家长需观察孩子进食后是否出现呛咳或疼痛加重。

2、物理降温

若伴随发热,可用温水擦拭颈部、腋窝等部位进行物理降温,避免使用酒精擦拭。室内保持适宜温湿度,使用加湿器缓解空气干燥。冷敷颈部外侧(非直接接触咽喉)有助于减轻肿胀感,每次不超过10分钟。家长需定时监测体温,若超过38.5℃应及时就医。

3、保持口腔卫生

每日用温盐水漱口3-4次,6岁以下儿童需家长协助控制漱口时间和姿势,避免误吞。使用儿童专用牙刷轻柔清洁牙齿和舌面,减少口腔细菌滋生。避免共用餐具或水杯,防止交叉感染。若孩子因疼痛抗拒清洁,可用棉签蘸取生理盐水擦拭口腔黏膜。

4、遵医嘱用药

细菌感染可遵医嘱使用阿莫西林颗粒、头孢克洛干混悬剂等抗生素;病毒感染则需配合蒲地蓝消炎口服液等中成药缓解症状。过敏性肿大可使用氯雷他定糖浆,胃食管反流引起时可联用奥美拉唑肠溶胶囊。家长需严格按剂量和疗程给药,禁止自行调整用药方案。

5、手术切除

对于反复发作(年超4次)、阻塞呼吸道或引发睡眠呼吸暂停的慢性扁桃体肥大,医生可能建议行扁桃体切除术。术前需完善凝血功能等检查,术后需流质饮食1-2周,避免剧烈运动。家长应关注术后出血、发热等异常情况,及时返院处理。

日常需避免让孩子接触二手烟、粉尘等刺激物,规律作息以增强免疫力。急性期出现呼吸急促、无法进食或高热持续不退时,家长应立即带孩子就诊。恢复期可逐步增加富含维生素C的水果如猕猴桃、苹果泥,但避免柑橘类等酸性食物刺激。每年春秋季注意预防上呼吸道感染,减少扁桃体炎复发概率。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两个月宝宝吐奶呛到肺里怎么办

两个月宝宝吐奶呛到肺里应及时采取侧卧位拍背清理气道,并尽快就医评估肺部情况。呛奶可能导致吸入性肺炎,需通过{保持呼吸道通畅}、{调整喂养姿势}、{控制单次奶量}、{喂奶后拍嗝}、{必要时医疗干预}等方式处理。

1、保持呼吸道通畅

立即将宝宝头偏向一侧,用纱布巾清理口鼻残留奶液。采用空心掌快速轻拍背部肩胛区5-6次,利用重力帮助排出气道异物。避免竖抱拍背,防止奶液反流加重呛咳。若出现面色发绀、呼吸急促,需即刻就医。

2、调整喂养姿势

采用45度半卧位喂养,头部高于胃部水平。奶瓶喂养时确保奶嘴充满乳汁,减少空气吸入。母乳喂养时注意含接姿势,避免乳汁流速过快。喂奶过程中可暂停1-2次,观察宝宝吞咽节奏。

3、控制单次奶量

两个月婴儿胃容量约90-120ml,需按需喂养但单次不超过100ml。早产儿或低体重儿应减少20%奶量。可选用防胀气奶瓶,每喂养30ml后暂停拍嗝。记录每日吐奶频率,超过3次需咨询医生。

4、喂奶后拍嗝

竖抱拍嗝需持续10-15分钟,采用坐位拍背法效果更佳。拍嗝后维持右侧卧位30分钟,利用胃解剖结构减少反流。若拍嗝后仍频繁吐奶,可遵医嘱使用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调节胃肠功能。

5、必要时医疗干预

若呛奶后出现发热、呼吸呻吟或血氧下降,可能继发吸入性肺炎,需进行胸部X线检查。医生可能开具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干混悬剂抗感染,或布地奈德混悬液雾化治疗。严重呼吸困难需住院氧疗。

日常需选择适合月龄的配方奶粉,喂奶后2小时内避免更换尿布或剧烈活动。家长应学习婴儿海姆立克急救法,定期消毒喂养器具。如宝宝吐奶呈喷射状或伴有血丝,需排除肥厚性幽门狭窄等器质性疾病,建议尽早就诊儿科或急诊科。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