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55次阅读
12岁儿童可能会得手足口病,但概率相对较低。手足口病主要由肠道病毒感染引起,常见于5岁以下儿童,但青少年及成人也可能感染。典型症状包括发热、口腔疱疹及手足皮疹,多数病例症状较轻。
手足口病在学龄前儿童中高发,与该年龄段免疫系统发育不完全、卫生习惯较差有关。12岁儿童免疫系统相对成熟,且多数已通过既往感染或疫苗接种获得一定免疫力,感染风险显著降低。但若未接触过相关病毒或免疫力低下时仍可能发病。青少年感染后症状通常较幼儿轻微,表现为低热、少量皮疹,病程约3-7天。部分患儿可能出现咽痛、食欲下降等非典型症状。
极少数情况下,12岁儿童感染后可能发展为重症,尤其存在免疫功能缺陷或合并其他基础疾病时。重症病例可能出现持续高热、神经系统症状如肢体抖动或嗜睡,需警惕脑炎、肺水肿等并发症。近年柯萨奇病毒A6型等新型肠道病毒流行,导致大龄儿童及成人感染率有所上升,皮疹范围可能扩展至四肢近端或躯干。
预防手足口病需注意勤洗手、避免接触患者分泌物。患病期间应隔离休息,保持口腔清洁,选择温凉流质饮食。若出现持续高热、呕吐或精神萎靡等症状,家长需立即带孩子就医。目前尚无特效抗病毒药物,临床以对症支持治疗为主,重症病例需住院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