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儿科 > 口腔科

手足口病指甲脱落怎么回事

| 1人回答 | 58次阅读

问题描述:
手足口病指甲脱落怎么回事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周小凤
周小凤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副主任医师

手足口病指甲脱落可能与病毒感染损伤甲床、免疫反应影响甲母质、局部炎症反应、继发细菌感染、营养缺乏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指甲分层、断裂、脱落等症状。可通过局部护理、抗感染治疗、营养支持等方式改善。

1、病毒感染损伤甲床

手足口病由肠道病毒引起,病毒可能直接侵袭甲床组织导致结构破坏。甲床是指甲生长的基底部分,受损后可能出现指甲变薄、凹陷或脱落。患者可观察到指甲从根部开始分离,伴随甲周轻微红肿。此时需保持患处清洁干燥,避免撕扯游离的指甲,可遵医嘱使用重组人干扰素α2b凝胶抑制病毒复制。

2、免疫反应影响甲母质

机体对抗病毒时产生的炎症因子可能影响甲母质细胞功能。甲母质是指甲生长的源头,其功能紊乱会导致指甲生长停滞或形态异常。表现为指甲出现横沟、点状凹陷,严重时整片脱落。这种情况通常无需特殊治疗,待免疫状态恢复后新甲可逐渐长出,期间可适当补充维生素B族改善代谢。

3、局部炎症反应

手足口病皮疹若累及甲周皮肤,可能引发甲周炎导致指甲脱落。急性期可见甲襞红肿压痛,脓液积聚可能使指甲浮起脱落。需用生理盐水清洗后外涂莫匹罗星软膏预防感染,若形成甲下脓肿需由医生引流处理。避免接触肥皂等刺激性物质,修剪指甲时保留1-2毫米游离缘。

4、继发细菌感染

患儿抓挠皮疹可能导致金黄色葡萄球菌等细菌侵入甲床。表现为甲板变色、增厚,甲下可见黄白色分泌物,伴随明显疼痛。需采集分泌物培养后针对性使用抗生素,如头孢克洛干混悬剂口服联合夫西地酸乳膏外涂。严重感染需拔除病甲并系统抗感染治疗。

5、营养缺乏

疾病期间食欲下降可能引起蛋白质、锌元素摄入不足。指甲主要成分为角蛋白,缺乏原料会导致甲板脆弱易碎。表现为多个指甲同时出现横向断裂线,甲缘呈锯齿状。恢复期应增加鸡蛋、鱼肉等优质蛋白摄入,必要时口服葡萄糖酸锌口服溶液,一般2-3个月后新甲可完全替换。

手足口病愈后指甲脱落多为暂时性现象,新指甲通常在3-6个月内自然再生。家长需注意患儿手部卫生,避免撕扯半脱落的指甲以防继发感染。饮食上保证足量优质蛋白和维生素摄入,可适当食用核桃、黑芝麻等富含必需脂肪酸的食物促进甲板形成。若指甲脱落伴随持续红肿渗液,或6个月后仍未长出新甲,建议及时就诊排查真菌感染等并发症。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手足口病退热是不是快好了

手足口病退热通常提示病情有所缓解,但并不能完全代表疾病痊愈。手足口病由肠道病毒感染引起,退热可能只是病程中的一个阶段,仍需观察其他症状是否同步减轻。

手足口病发热消退后,皮疹和口腔溃疡可能仍会持续数日。部分患儿在退热后1-2天内,手、足、口等部位的疱疹才会逐渐结痂脱落。此时传染性虽有所减弱,但仍需做好隔离防护。退热后若出现精神萎靡、持续呕吐、肢体抖动等症状,需警惕重症手足口病的可能。

极少数情况下,退热后可能出现病情反复。若体温再次升高或出现新的症状,可能提示继发细菌感染或其他并发症。重症手足口病在退热期仍可能发生脑炎、肺水肿等危险情况,这种情况多见于3岁以下婴幼儿。

手足口病患儿退热后应继续居家隔离7-10天,保持皮肤清洁避免抓破疱疹。饮食宜选择温凉流质食物,避免刺激性食物加重口腔溃疡疼痛。密切观察患儿精神状态、进食情况和肢体活动,出现异常及时就医。痊愈后仍会有2-4周的病毒排出期,需注意个人卫生防止传播。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