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医 > 中医保健

糜烂性胃炎饮食应该注意什么

| 1人回答 | 39次阅读

问题描述:
糜烂性胃炎饮食应该注意什么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魏以桢
魏以桢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 副主任医师
糜烂性胃炎患者饮食上一定要注意以下几方面:避免进食刺激、辛辣食物,增加胃肠道负担,使胃酸分泌过多,导致糜烂性胃炎长期迁延不愈。可以增加纤维素摄入,因为纤维素食物具有防癌成分,高纤维素的食物可以刺激机体胃黏膜分泌黏蛋白,这种黏蛋白有保护胃黏膜的作用。饮食结构一定要调整,尽量做到少量多餐,将原本一天三顿的饭量分多次,每次吃到不再感到饥饿为宜。睡前一定不要吃任何东西,以免加重胃负担,影响消化。除了控制饮食以外,还要加用保护胃黏膜的药物,通过饮食和药物,使糜烂性胃炎能够达到早期愈合,彻底治愈的目的。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补气血还是排湿气中医角度看先后顺序

补气血与排湿气的先后顺序需根据个体体质和症状判断,通常遵循“先祛湿后补气”的原则。湿气重时,补气血可能加重湿邪,导致身体不适;而湿气去除后,气血补养效果更佳。湿气重表现为乏力、舌苔厚腻、大便黏滞等症状,气血不足则常见面色苍白、头晕、心悸等。中医治疗强调辨证施治,湿气重者优先祛湿,气血虚者则直接补气血。 1、湿气重:湿气重时,体内水湿滞留,影响气血运行,补气血可能加重湿邪。祛湿可通过饮食调理,如食用薏米、赤小豆、茯苓等利湿食材,避免油腻、生冷食物。中医常用方剂如二陈汤、平胃散等,具有健脾化湿的作用。 2、气血虚:气血不足时,身体虚弱,直接补气血有助于恢复元气。饮食上可选用红枣、桂圆、黄芪等补气血食材,避免过度劳累。中医常用方剂如八珍汤、归脾汤等,具有补气养血的效果。 3、湿气与气血并重:若湿气与气血不足并存,需先祛湿再补气血。祛湿可通过艾灸、拔罐等外治法,补气血则结合食疗和中药调理。艾灸常用穴位如足三里、阴陵泉,拔罐则选择背部膀胱经穴位。 4、个体差异:不同体质的人需根据具体情况调整顺序。湿热体质者需先清热利湿,再补气血;寒湿体质者则需温阳化湿,再补气血。湿热体质可选用茵陈蒿汤,寒湿体质可选用附子理中丸。 5、生活调理:无论祛湿还是补气血,均需结合生活调理。保持规律作息,避免熬夜;适度运动,如太极拳、八段锦等,有助于气血运行和湿气排出。饮食上注意清淡,避免辛辣刺激食物。 日常饮食中,可多食用健脾祛湿的食材如山药、莲子、芡实,同时搭配补气血的红枣、枸杞、黑芝麻。运动方面,建议选择温和的有氧运动,如散步、瑜伽,避免剧烈运动加重湿气。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久坐久卧,有助于湿气排出和气血充盈。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