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医

急性淋巴结炎中医叫什么

| 1人回答 | 55次阅读

问题描述:
急性淋巴结炎中医叫什么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曹广
曹广 北京安贞医院 主任医师

急性淋巴结炎在中医中称为瘰疬或痰核,多因外感风热毒邪、肝郁气滞或痰湿凝结所致。

1、瘰疬

瘰疬是中医对颈部淋巴结炎的典型称谓,主要表现为淋巴结肿痛、质地坚硬或成串珠状。病因多与肝胆湿热相关,常见于风热袭表或情志不畅导致的气滞血瘀。治疗可选用夏枯草膏内服配合局部外敷金黄散,或遵医嘱使用内消瘰疬丸。急性期若见红肿热痛,可配合针刺合谷、曲池等穴位泻热。

2、痰核

痰核多指四肢或腋下淋巴结炎,中医认为与脾失健运、痰湿凝聚有关。症状可见皮下结节推之可动,伴压痛或低热。治疗需健脾化痰,常用二陈汤加减,中成药可选消核片。外治可用芒硝溶液湿敷,或配合艾灸丰隆、足三里等穴位化湿祛痰。

3、痈疽

当淋巴结炎发展为化脓性感染时,中医归为痈疽范畴。常见局部焮红灼热、跳痛明显,后期可有脓液形成。治疗需清热解毒,方用仙方活命饮加减,中成药可选西黄丸。外治初期可用玉露散调敷,成脓后需切开引流,配合九一丹提脓祛腐。

4、风热痰毒

儿童急性淋巴结炎多属此证型,起病急骤伴发热头痛,淋巴结肿痛明显。病机为风热邪毒壅遏脉络,治宜疏风清热,常用银翘散合普济消毒饮加减。中成药可选用小儿清热宁颗粒,配合青黛散外涂。家长需注意观察患儿体温变化,避免抓挠患处。

5、气滞血瘀

慢性淋巴结炎迁延不愈者可出现此证型,表现为淋巴结硬结不消、压痛轻微。治疗需行气活血散结,方用血府逐瘀汤加减,中成药可选大黄蛰虫丸。可配合梅花针叩刺局部促进气血运行,但需由专业中医师操作。

中医治疗急性淋巴结炎强调辨证施治,急性期以清热解毒为主,慢性期注重调理气血。日常应避免辛辣刺激饮食,保持情绪舒畅。淋巴结持续肿大超过两周或伴高热不退时,应及时就医排除结核等疾病。治疗期间可适量食用薏苡仁、冬瓜等利湿食材,但须避免自行滥用清热解毒类药物。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老人吃海参的好处吃法用量

老人适量食用海参有助于增强免疫力、改善骨质疏松和延缓衰老。建议每周食用2-3次,每次10-15克,可炖汤、煮粥或凉拌。海参富含蛋白质、胶原蛋白、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尤其适合老年人补充营养。海参中的多糖类物质能提高机体免疫力,减少感染风险;丰富的钙质和胶原蛋白有助于骨骼健康,预防骨质疏松;海参还含有抗氧化成分,能延缓细胞衰老,改善皮肤状态。食用时需注意:1. 选择优质干海参或即食海参,避免加工过度;2. 海参性温,体质偏热的老人应适量食用;3. 食用前需充分泡发,去除杂质;4. 可与鸡肉、枸杞、红枣等搭配炖汤,增强滋补效果;5. 避免与醋、酸性食物同食,以免影响营养吸收。对于患有高血压、糖尿病的老人,应在医生指导下食用,控制用量。坚持适量食用海参,有助于改善老年人的整体健康状况,但需注意搭配均衡饮食,避免单一依赖。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