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30次阅读
胎盘低置状态在妊娠28周至32周最为危险,主要风险包括无痛性阴道出血、胎盘早剥、早产。危险程度与胎盘边缘距宫颈内口距离、出血频率、孕妇活动强度等因素相关。
1、孕中期风险妊娠20周后胎盘位置低于胎先露部,可能出现间歇性无痛出血,需减少活动并禁止性生活,必要时使用地屈孕酮片或黄体酮注射液维持妊娠。
2、孕晚期风险妊娠32周后子宫下段形成易诱发大出血,伴随宫缩频繁需住院观察,可选用盐酸利托君片抑制宫缩,严重时需输注凝血因子。
3、分娩期风险完全性前置胎盘须剖宫产终止妊娠,术中可能发生难以控制的出血,需备好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等宫缩剂,部分病例需行子宫动脉栓塞术。
4、产后风险胎盘附着部位血窦开放易导致产后出血,需持续监测24小时生命体征,必要时使用缩宫素注射液促进子宫复旧,贫血者需补充多糖铁复合物胶囊。
建议胎盘低置孕妇避免提重物及剧烈运动,睡眠时抬高臀部,每周监测血红蛋白,出现阴道流血立即平卧就医。
人工流产后吸宫不全可通过药物辅助治疗、二次清宫手术、中医调理、预防感染等方式处理。吸宫不全通常由子宫位置异常、操作技术因素、术后护理不当、凝血功能障碍等原因引起。
1、药物辅助治疗遵医嘱使用缩宫素促进子宫收缩,配合益母草颗粒帮助残留组织排出,必要时口服抗生素预防感染。
2、二次清宫手术超声确认宫腔残留物较多时需手术清除,可能与子宫过度屈曲或操作不彻底有关,表现为持续出血和腹痛。
3、中医调理采用活血化瘀中药方剂改善宫腔微循环,常用生化汤加减,需配合超声监测残留物变化。
4、预防感染术后出现发热或分泌物异味需警惕感染,可能与术后过早同房或卫生不良有关,需及时抗炎治疗。
术后保持会阴清洁,两周内禁止盆浴和性生活,出现大量出血或剧烈腹痛应立即就医复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