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63次阅读
新生儿溢奶可能由生理性胃容量小、喂养姿势不当、胃食管反流、牛奶蛋白过敏等原因引起。
1、胃容量小:新生儿胃呈水平位且容量小,进食后易出现溢奶。建议家长采用少量多次喂养方式,喂奶后竖抱拍嗝15分钟。
2、喂养不当:奶瓶角度不正确、喂奶过快或过度喂养会导致吞入空气。家长需保持45度斜抱姿势,奶嘴孔大小合适,喂奶后避免立即平躺。
3、胃食管反流:可能与贲门括约肌发育不全有关,表现为频繁吐奶伴哭闹。可遵医嘱使用铝碳酸镁混悬液、蒙脱石散或西甲硅油等药物。
4、牛奶蛋白过敏:由免疫反应引发,常伴有湿疹或血便。需更换深度水解奶粉,严重时需使用氨基酸配方奶粉,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服用氯雷他定糖浆。
日常注意记录溢奶频率和性状,若出现喷射性呕吐、体重不增或血性呕吐物,需立即就医排查幽门狭窄等器质性疾病。
孩子感冒发烧伴随全身发冷可能与体温调节异常、感染加重等因素有关,可通过物理保暖、药物退热、补充水分、及时就医等方式缓解。
1、物理保暖家长需用毛毯包裹孩子四肢,调节室温至适宜温度,避免直接吹风。发热初期寒战阶段切忌酒精擦拭,以免加重血管收缩。
2、药物退热体温超过38.5℃时遵医嘱使用布洛芬混悬液、对乙酰氨基酚滴剂或小儿退热栓,用药后密切监测体温变化及精神状态。
3、补充水分家长需每半小时喂食温水或口服补液盐,观察排尿情况。发热时水分蒸发加快,脱水可能加重寒战症状。
4、及时就医若寒战持续超过1小时或伴随意识模糊、皮肤瘀斑,需立即急诊处理,警惕脓毒症、脑膜炎等严重并发症。
保持清淡饮食,选择小米粥、蒸苹果等易消化食物,发热期间每2小时监测一次体温并记录变化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