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66次阅读
偏瘫患者的护理措施主要有保持正确体位、预防压疮、协助康复训练、加强营养支持、心理疏导等。偏瘫多由脑卒中、脑外伤等导致单侧肢体运动功能障碍,需通过综合护理促进功能恢复。
1、保持正确体位
偏瘫患者需每2小时更换一次体位,避免患侧长期受压。仰卧时在肩胛下垫软枕使肩部前伸,患侧下肢外侧放置支撑物防止外旋。侧卧位时保持患肢在上方,肘关节伸展,膝关节微屈。坐位时使用靠垫支撑背部,患侧手臂置于枕头或扶手上,避免肩关节下垂。体位摆放不当可能加重肌肉痉挛或导致关节挛缩。
2、预防压疮
每日检查骨突部位皮肤情况,如骶尾部、足跟、肘部等。使用气垫床或泡沫垫分散压力,保持床单平整干燥。清洁皮肤后涂抹润肤霜,大小便失禁者及时清理并使用屏障霜。若出现皮肤发红或破损,可采用红外线照射促进愈合。营养不良、感觉障碍会增加压疮发生概率。
3、协助康复训练
在康复师指导下进行被动关节活动,每日2次,每个关节活动10次,动作轻柔缓慢。鼓励患者用健侧带动患侧完成翻身、坐起等动作。逐步训练患侧肢体负重,如床边坐位平衡、站立架辅助站立。吞咽障碍者需进行口腔肌肉训练,进食时采用30度仰卧位。早期康复介入有助于神经功能重塑。
4、加强营养支持
提供高蛋白、高维生素的软食或半流质饮食,吞咽困难者需将食物打成糊状。少量多餐,进食时保持专注避免呛咳。适当补充钙质预防骨质疏松,控制钠盐摄入管理血压。记录每日出入量,脱水可能加重肢体痉挛。糖尿病患者需监测血糖,调整饮食与药物配合。
5、心理疏导
鼓励患者表达情绪,采用认知行为疗法改善抑郁焦虑。引导家属参与护理,建立社会支持系统。通过音乐疗法、宠物疗法等转移注意力。设定可实现的小目标增强信心,如独立进食、短距离行走。长期心理应激可能影响康复效果,必要时可遵医嘱使用盐酸帕罗西汀片等抗抑郁药物。
偏瘫护理需注重细节管理,定期评估肌力、关节活动度等指标变化。家属应学习转移、喂食等技巧,居家环境需移除地毯等障碍物,浴室加装扶手。患者衣着宜宽松易穿脱,鞋子选择防滑款式。天气寒冷时注意患肢保暖,避免热水袋直接接触皮肤。坚持康复训练与定期复查,多数患者功能可得到不同程度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