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骨科

偏瘫患者的护理措施有哪些

| 1人回答 | 66次阅读

问题描述:
偏瘫患者的护理措施有哪些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邵自强
邵自强 中日友好医院 主任医师

偏瘫患者的护理措施主要有保持正确体位、预防压疮、协助康复训练、加强营养支持、心理疏导等。偏瘫多由脑卒中、脑外伤等导致单侧肢体运动功能障碍,需通过综合护理促进功能恢复。

1、保持正确体位

偏瘫患者需每2小时更换一次体位,避免患侧长期受压。仰卧时在肩胛下垫软枕使肩部前伸,患侧下肢外侧放置支撑物防止外旋。侧卧位时保持患肢在上方,肘关节伸展,膝关节微屈。坐位时使用靠垫支撑背部,患侧手臂置于枕头或扶手上,避免肩关节下垂。体位摆放不当可能加重肌肉痉挛或导致关节挛缩。

2、预防压疮

每日检查骨突部位皮肤情况,如骶尾部、足跟、肘部等。使用气垫床或泡沫垫分散压力,保持床单平整干燥。清洁皮肤后涂抹润肤霜,大小便失禁者及时清理并使用屏障霜。若出现皮肤发红或破损,可采用红外线照射促进愈合。营养不良、感觉障碍会增加压疮发生概率。

3、协助康复训练

在康复师指导下进行被动关节活动,每日2次,每个关节活动10次,动作轻柔缓慢。鼓励患者用健侧带动患侧完成翻身、坐起等动作。逐步训练患侧肢体负重,如床边坐位平衡、站立架辅助站立。吞咽障碍者需进行口腔肌肉训练,进食时采用30度仰卧位。早期康复介入有助于神经功能重塑。

4、加强营养支持

提供高蛋白、高维生素的软食或半流质饮食,吞咽困难者需将食物打成糊状。少量多餐,进食时保持专注避免呛咳。适当补充钙质预防骨质疏松,控制钠盐摄入管理血压。记录每日出入量,脱水可能加重肢体痉挛。糖尿病患者需监测血糖,调整饮食与药物配合。

5、心理疏导

鼓励患者表达情绪,采用认知行为疗法改善抑郁焦虑。引导家属参与护理,建立社会支持系统。通过音乐疗法、宠物疗法等转移注意力。设定可实现的小目标增强信心,如独立进食、短距离行走。长期心理应激可能影响康复效果,必要时可遵医嘱使用盐酸帕罗西汀片等抗抑郁药物。

偏瘫护理需注重细节管理,定期评估肌力、关节活动度等指标变化。家属应学习转移、喂食等技巧,居家环境需移除地毯等障碍物,浴室加装扶手。患者衣着宜宽松易穿脱,鞋子选择防滑款式。天气寒冷时注意患肢保暖,避免热水袋直接接触皮肤。坚持康复训练与定期复查,多数患者功能可得到不同程度改善。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颈椎病用热水袋敷有用吗

颈椎病使用热水袋敷贴可缓解局部肌肉紧张和疼痛,但需结合其他治疗方式综合干预。热敷可通过促进血液循环、放松肌肉、减轻炎症等方式缓解症状。 1、热敷原理:热敷能够扩张局部血管,增加血流供应,促进代谢废物排出,从而缓解肌肉痉挛和疼痛。热敷温度建议控制在40-45℃,每次15-20分钟,避免烫伤皮肤。 2、日常护理:颈椎病患者应避免长时间低头,保持正确坐姿和睡姿。使用符合颈椎曲线的枕头,适当进行颈部拉伸和放松运动,如颈部左右旋转、前后屈伸等。 3、药物治疗:颈椎病可能与颈椎退行性变、肌肉劳损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颈部疼痛、僵硬、头晕等症状。常用药物包括非甾体抗炎药如布洛芬缓释片400mg,每日两次、肌肉松弛剂如氯唑沙宗片200mg,每日三次、营养神经药物如甲钴胺片500μg,每日三次。 4、物理治疗:颈椎病患者可通过牵引、按摩、针灸等物理治疗方式缓解症状。牵引可减轻椎间盘压力,按摩可放松颈部肌肉,针灸可调节局部气血运行。 5、手术治疗:对于严重颈椎病患者,若保守治疗无效,可考虑手术治疗。常见手术方式包括颈椎前路减压融合术、颈椎后路椎板成形术等,需在医生评估后选择合适方案。 颈椎病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应注意饮食均衡,多摄入富含钙质和维生素D的食物如牛奶、鱼类、豆制品等,避免高盐高脂饮食。适当进行有氧运动如游泳、慢跑等,增强颈部肌肉力量。定期复查颈椎情况,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