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77次阅读
牙片主要通过观察牙齿结构的透光度和密度变化判断是否存在龋齿。龋齿在牙片上通常表现为牙齿表面或内部的低密度阴影区,具体可分为早期龋、中龋和深龋三种程度。
早期龋在牙片上显示为牙釉质表层的浅层透射影,边缘模糊,此时牙齿硬组织脱矿较轻,尚未形成明显龋洞。中龋表现为牙本质层的明显低密度区,透射影范围扩大,可能伴有牙釉质边缘的凹陷或断裂。深龋则可见透射影延伸至牙本质深层或接近牙髓腔,龋坏区域与健康组织分界清晰,严重时伴随牙髓腔形态改变或根尖周低密度影。牙片还能辅助判断邻面龋、窝沟龋等肉眼难以直接观察的隐蔽性龋坏,邻面龋常显示为牙邻接面三角形透光区,窝沟龋则表现为咬合面点隙裂沟处的星芒状阴影。
观察牙片时需注意区分龋齿与其他影像学表现。牙齿发育沟、釉质裂纹等正常结构可能呈现类似早期龋的线状透射影,但无进行性破坏特征。氟斑牙、釉质发育不全等非龋性病变通常表现为对称性、弥漫性密度改变。此外,修复体边缘的微渗漏、继发龋也需通过透射影的形态和位置进行鉴别。对于难以确诊的病例,可结合临床探诊、激光荧光检测或锥形束CT进一步评估。
建议每年进行一次口腔检查,发现牙片异常及时干预。日常使用含氟牙膏刷牙,配合牙线清洁邻面,减少高糖饮食摄入。若牙片显示龋坏接近牙髓或伴有根尖周病变,需尽快进行充填治疗或根管治疗,避免病情进展导致牙齿丧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