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药品

常用的镇痛镇静药物有哪些

| 1人回答 | 31次阅读

问题描述:
常用的镇痛镇静药物有哪些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张镛
张镛 山东省立医院 主任医师
常用的镇痛镇静药物包括非甾体类抗炎药NSAIDs、阿片类药物和苯二氮卓类药物,不同类型的药物适用于不同的疾病或症状,需根据病情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1、非甾体类抗炎药NSAIDs
这类药物主要通过抑制环氧化酶COX降低前列腺素的合成,从而达到止痛效果,广泛应用于轻至中度疼痛的治疗。例如:
布洛芬:适用于头痛、牙痛、关节痛、肌肉酸痛等,一般副作用较小,但长期使用可能引起胃肠不适。
吲哚美辛:疗效强于布洛芬,适合治疗风湿性关节炎、痛风等,但对胃肠刺激更大,需慎重使用。
对乙酰氨基酚:一种较为安全的镇痛药,常用于治疗轻度疼痛和发热,不良反应相对较少,但过量服用可能引起肝损伤。
2、阿片类药物
阿片类药物通过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的阿片受体来缓解中重度疼痛,通常用于癌痛或术后疼痛的治疗。例如:
可待因:适合治疗中度疼痛的阿片类药物,也用于咳嗽的缓解,具有成瘾性,需在限定剂量内使用。
吗啡:适用于严重疼痛的控制,如癌症晚期引起的痛苦,但不可滥用,以免引发耐药性或成瘾问题。
羟考酮:一种强效镇痛药物,用于难治哭痛、术后或肿瘤疼痛,需在医生监控下合理使用。
3、苯二氮卓类药物
这种药物以镇静和缓解焦虑为主,也具备一定的镇痛作用,适合伴随失眠或紧张焦虑的疼痛类型。例如:
地西泮:可用于治疗焦虑、肌肉痉挛,有助于减轻与焦虑相关的头痛或背痛。
劳拉西泮:镇静效果明显,适用于短期缓解急性失眠或紧张时出现的身体疼痛。
阿普唑仑:用于控制突发性紧张和焦虑相关的症状,同时缓解因情绪引起的小范围疼痛。
需要注意,任何镇痛镇静药物均存在滥用和副作用风险,在无明确诊断或医嘱情况下不可随意使用。虽然药物能够缓解症状,但根本解决问题的关键是针对引发疼痛的病因进行治疗。
在选择镇痛镇静药物时,应明确痛感类型和严重程度,并寻求医生帮助制定合理的用药方案。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硝酸酯类药物有什么药

硝酸酯类药物是一类常用于治疗心绞痛的药物,通过扩张血管、降低心脏负荷来缓解症状。常用的硝酸酯类药物包括硝酸甘油、单硝酸异山梨酯和硝酸异山梨酯。硝酸甘油通常以舌下含片或喷雾剂形式使用,剂量为0.3-0.6mg,用于急性心绞痛发作。单硝酸异山梨酯和硝酸异山梨酯多为口服缓释剂型,剂量分别为30-60mg和20-40mg,用于预防心绞痛发作。这些药物通过释放一氧化氮,松弛血管平滑肌,从而改善心肌供血。硝酸甘油起效迅速,适合急性期使用;而单硝酸异山梨酯和硝酸异山梨酯作用时间较长,适合长期预防。使用时需注意避免与磷酸二酯酶抑制剂合用,以免引起严重低血压。长期使用可能产生耐药性,需遵医嘱调整用药方案。 1、硝酸甘油:硝酸甘油是急性心绞痛的首选药物,舌下含服或喷雾剂形式起效迅速,通常在1-2分钟内缓解症状。剂量为0.3-0.6mg,可每5分钟重复一次,最多不超过3次。硝酸甘油通过扩张冠状动脉和外周静脉,减少心脏前负荷和后负荷,改善心肌缺血。使用时需注意避免与西地那非等药物合用,以免引起严重低血压。 2、单硝酸异山梨酯:单硝酸异山梨酯是一种长效硝酸酯类药物,口服缓释剂型剂量为30-60mg,每日一次。它通过持续释放一氧化氮,扩张血管,预防心绞痛发作。单硝酸异山梨酯适合长期使用,但需注意耐药性问题,建议采用“硝酸酯空白期”策略,即每日给药间隔8-12小时,以维持药效。 3、硝酸异山梨酯:硝酸异山梨酯也是一种长效硝酸酯类药物,口服剂量为20-40mg,每日2-3次。它通过扩张冠状动脉和外周血管,降低心脏负荷,改善心肌供血。硝酸异山梨酯适合用于预防心绞痛发作,但长期使用可能产生耐药性,需遵医嘱调整用药方案。 4、药物作用机制:硝酸酯类药物通过释放一氧化氮,激活鸟苷酸环化酶,增加细胞内环磷酸鸟苷水平,从而松弛血管平滑肌,扩张血管。这一机制不仅改善冠状动脉血流,还通过降低心脏前负荷和后负荷,减少心肌耗氧量,缓解心绞痛症状。 5、注意事项:使用硝酸酯类药物时需注意避免与磷酸二酯酶抑制剂合用,以免引起严重低血压。长期使用可能产生耐药性,建议采用“硝酸酯空白期”策略。同时,患者应避免突然停药,以免引起反跳性心绞痛。 硝酸酯类药物的使用需结合饮食和运动管理。建议患者采用低盐、低脂饮食,多摄入富含纤维的食物,如全谷物、蔬菜和水果。适量运动有助于改善心血管健康,但需避免剧烈运动,以免诱发心绞痛。定期监测血压和心率,遵医嘱调整用药方案,有助于更好地控制病情。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