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五官科 > 耳鼻喉科

分泌性中耳炎好转迹象还用吃药吗

| 1人回答 | 60次阅读

问题描述:
分泌性中耳炎好转迹象还用吃药吗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苏藤良
苏藤良 北海市人民医院 副主任医师
分泌性中耳炎好转迹象出现后是否需要继续用药,需根据病情恢复情况决定。若症状明显缓解且无复发风险,可在医生指导下逐步停药;若仍有积液或炎症未完全消退,需继续用药巩固治疗。治疗方式包括药物治疗、物理治疗和生活方式调整。
1、药物治疗
分泌性中耳炎的药物治疗主要包括抗生素、黏液溶解剂和鼻用激素。抗生素用于控制细菌感染,如阿莫西林、头孢克洛等;黏液溶解剂如氨溴索可帮助稀化中耳积液,促进排出;鼻用激素如布地奈德喷雾可减轻鼻腔炎症,改善咽鼓管功能。若症状好转,医生可能会调整药物剂量或种类,但不可擅自停药。
2、物理治疗
物理治疗是辅助手段之一,包括咽鼓管吹张法和鼓膜按摩。咽鼓管吹张法通过增加气压帮助中耳积液排出,鼓膜按摩则通过轻柔按压耳屏促进血液循环和积液吸收。这些方法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避免操作不当导致损伤。
3、生活方式调整
生活方式调整对病情恢复至关重要。避免用力擤鼻,防止细菌或病毒通过咽鼓管进入中耳;保持鼻腔通畅,可使用生理盐水冲洗鼻腔;避免接触过敏原,如花粉、尘螨等;饮食上多摄入富含维生素C和锌的食物,如柑橘类水果、坚果等,增强免疫力。
分泌性中耳炎好转后仍需密切观察,若出现耳痛、听力下降或积液反复,应及时就医。治疗过程中需遵医嘱用药,不可因症状缓解而自行停药,以免病情反复或加重。通过药物、物理治疗和生活方式调整的综合干预,可有效促进病情恢复,降低复发风险。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小孩鼻子塞纸如何取出

小孩鼻子塞纸可通过轻柔取出、使用生理盐水、吸引器辅助、就医处理等方式解决。鼻子塞纸可能由好奇、模仿、玩耍等原因引起。 1、轻柔取出:如果纸巾位于鼻孔浅表位置,可用干净的镊子轻轻夹住纸巾边缘,缓慢向外拉出。操作时需保持孩子头部稳定,避免纸巾被推入更深位置。动作要轻柔,避免损伤鼻腔黏膜。 2、生理盐水:将生理盐水滴入鼻腔,软化纸巾并使其膨胀,便于取出。使用前需将孩子头部后仰,每侧鼻孔滴入2-3滴,等待1-2分钟后纸巾会变软。随后可尝试用镊子或棉签轻轻取出纸巾。 3、吸引器辅助:使用婴儿专用鼻腔吸引器,将软管插入鼻孔,轻轻吸出纸巾。操作时需确保吸引器清洁,避免感染。吸力要适中,避免损伤鼻腔组织。吸引器使用后需彻底清洗消毒。 4、就医处理:如果纸巾位置较深或无法自行取出,需立即就医。医生会使用专业工具如鼻腔镜、吸引器等,在直视下安全取出纸巾。就医前避免让孩子剧烈活动,防止纸巾进一步移位。 5、预防措施:平时需将纸巾等小物件放在孩子够不到的地方,避免类似情况发生。教育孩子不要将异物塞入鼻腔,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家中可准备儿童专用纸巾,避免使用普通纸巾。 饮食方面可多给孩子食用富含维生素C的水果如橙子、猕猴桃,增强免疫力。运动方面可进行户外活动如散步、骑自行车,促进鼻腔血液循环。护理方面需保持室内空气湿润,使用加湿器或放置水盆,避免鼻腔干燥。定期检查孩子鼻腔,发现异常及时处理。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