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亚铃
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
主任医师
肺癌病人不建议做穿刺的主要原因是可能引发并发症,如气胸、出血或癌细胞扩散。穿刺活检虽能明确诊断,但风险较高,尤其对晚期或体质较弱的患者更需谨慎。
1、气胸风险:穿刺过程中可能损伤肺组织,导致气体进入胸腔,形成气胸。轻度气胸可能自行恢复,但严重时需紧急处理,如胸腔闭式引流。对于肺功能较差的患者,气胸可能加重呼吸困难,甚至危及生命。
2、出血风险:肺部血管丰富,穿刺可能损伤血管,引发出血。少量出血通常可自行停止,但大量出血可能导致失血性休克,需立即止血治疗。对于凝血功能异常或服用抗凝药物的患者,出血风险更高。
3、癌细胞扩散:穿刺可能将癌细胞带入血液或淋巴系统,增加转移风险。虽然发生率较低,但对于晚期肺癌患者,任何可能导致病情恶化的操作都需慎重考虑。
4、替代诊断方法:对于不适合穿刺的患者,可采用其他诊断手段,如影像学检查CT、PET-CT、痰液细胞学检查或液体活检检测血液中的肿瘤标志物或循环肿瘤DNA。这些方法相对安全,但准确性可能略低于穿刺活检。
5、个体化评估:是否进行穿刺需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综合评估,包括肿瘤位置、大小、分期、患者体质及意愿等。医生应与患者充分沟通,权衡利弊后作出决策。
肺癌的诊断和治疗需以患者安全为首要考虑。穿刺活检虽有助于明确诊断,但并非唯一选择。对于高风险患者,应优先考虑安全性更高的替代方法,并结合多学科会诊制定个体化方案,确保诊疗过程安全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