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69次阅读
自锁牙套可能存在托槽脱落、口腔不适、清洁难度增加、治疗周期延长、费用较高等缺点。自锁托槽矫正技术通过滑盖设计减少弓丝摩擦,但临床应用中仍存在部分局限性。
1、托槽脱落
自锁托槽与牙齿粘接面积较小,咀嚼硬物或受到外力撞击时容易发生脱落。脱落后的托槽可能划伤口腔黏膜,需要及时复诊重新粘接。建议避免啃咬坚果、冰块等坚硬食物,运动时可佩戴防护牙托。
2、口腔不适
金属托槽边缘可能刺激唇颊黏膜,初期佩戴常出现溃疡或黏膜红肿。弓丝加力后可能产生牙齿酸胀感,一般3-5天可自行缓解。使用正畸保护蜡覆盖尖锐部位,配合氯己定含漱液可减轻不适。
3、清洁难度
托槽结构复杂容易滞留食物残渣,增加龋齿和牙龈炎风险。需采用正畸专用牙刷配合牙缝刷清洁,必要时使用冲牙器清除隐蔽部位菌斑。建议每餐后清洁,定期进行专业洁治。
4、疗程延长
对于严重错颌畸形病例,自锁系统可能需更长时间完成牙齿三维移动。骨性畸形患者可能需要配合颌间牵引或正颌手术。治疗前应通过头影测量分析制定个性化方案。
5、费用较高
自锁托槽生产成本高于传统托槽,整体费用可能高出30%-50%。部分复杂病例需要配合种植支抗钉等辅助装置,可能产生额外支出。建议根据经济条件和矫治需求选择合适类型。
佩戴期间应定期使用含氟牙膏配合牙线清洁,避免食用黏性糖果或染色饮料。每月按时复诊检查托槽状态和牙齿移动进度,出现严重疼痛或托槽松动立即就医。完成矫正后需严格佩戴保持器防止复发,第一年需全天佩戴,后续可逐步改为夜间佩戴。保持口腔卫生习惯,每年进行口腔健康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