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科 > 普通内科

盘尾丝虫病的病因是什么

| 1人回答 | 60次阅读

问题描述:
盘尾丝虫病的病因是什么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郭武莱
郭武莱 朝阳市中心医院 副主任医师
盘尾丝虫病的病因是:旋盘尾线虫雌雄成虫常成对或数条扭结成团,寄生在人体皮下组织,雌虫受精后产生微丝蚴。每当雌蚋叮人吸血时,微丝蚴即随组织进入蚋的支囊,通过中肠,经血腔达到胸肌,经两次蜕皮发育为感染期幼虫并移至蚋的下唇。当蚋再叮人时,幼虫自蚋下唇逸出并进入人体皮肤而感染。成虫和微丝蚴对人均有致病作用,尤以后者为重。成虫寄生于皮下组织中的淋巴管汇合处,局部引起炎症反应,纤维组织增生,形成包围虫体的纤维结节。微丝蚴除寄生在成虫附近的结缔组织中外,还可移行到其他部位的皮肤、皮下组织、皮肤淋巴管及眼球。微丝蚴可侵犯眼部可导致视力障碍和失明。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中医怎么治疗神经性耳聋耳鸣

神经性耳聋耳鸣可通过中药调理、针灸疗法、穴位按摩、耳穴压豆、气功导引等方式治疗。神经性耳聋耳鸣通常与肝肾不足、气血瘀滞、风热上扰、痰火郁结、脾胃虚弱等因素有关,表现为听力下降、耳鸣如蝉、头晕目眩等症状。

1、中药调理

肝肾不足者可选用耳聋左慈丸滋补肝肾,气血瘀滞者可用通窍活血汤加减,风热上扰适用银翘散合龙胆泻肝汤。中药需辨证施治,常见剂型包括耳聋左慈丸浓缩丸、通窍活血颗粒、龙胆泻肝软胶囊等。治疗期间需避免辛辣刺激食物,配合规律作息。

2、针灸疗法

主穴选取听宫、翳风、耳门等耳周穴位,配合远端太溪、三阴交等穴位。实证采用泻法,虚证采用补法,可配合电针增强刺激。针灸能疏通耳部经络,改善局部微循环,每周治疗3-5次,10次为1疗程。急性期耳鸣患者建议每日针灸1次。

3、穴位按摩

每日按压耳前三穴(耳门、听宫、听会)及风池穴各3-5分钟,配合鸣天鼓手法:两手掌心紧贴耳孔,十指扶枕部,食指叠放中指上滑弹后脑30次。按摩可促进耳部气血运行,缓解耳鸣耳堵感,建议早晚各进行1次,力度以酸胀为度。

4、耳穴压豆

选取耳部肾、内耳、神门等穴位,用王不留行籽贴压,每日自行按压3-5次,每次1-2分钟,3天更换1次。耳穴刺激可调节脏腑功能,对突发性耳聋伴有失眠焦虑者效果显著。治疗期间需保持耳部清洁干燥,避免揉搓致胶布脱落。

5、气功导引

练习"鸣天鼓"、"叩齿咽津"等传统养生功法,配合呼吸吐纳。八段锦"两手攀足固肾腰"、五禽戏"熊戏"等动作可培补肝肾。每日晨起练习30分钟,动作需柔和连贯,长期坚持有助于改善内耳供血,减轻耳鸣症状。

中医治疗期间需保持情绪稳定,避免熬夜及噪声刺激,饮食宜清淡富含维生素B族。可适量食用黑芝麻、核桃、枸杞等补肾食物,忌浓茶咖啡等兴奋性饮品。若治疗3个月无效或听力持续下降,应及时结合现代医学检查明确病因。急性突发性耳聋建议在发病1周内开始综合治疗,配合高压氧或营养神经药物以提高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