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科 > 心血管内科

心脏闷堵是怎么回事

| 1人回答 | 34次阅读

问题描述:
心脏闷堵是怎么回事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李勋
李勋 河南省中医院 副主任医师
心脏闷堵可能是由于心理压力、心血管疾病或不良生活习惯导致,应警惕可能的严重病因并及时就医。根据具体原因,可以通过调整生活方式、药物治疗或医学检查找到问题根源并解决。
1、心理因素与压力
心理压力过大或焦虑、抑郁等情绪问题常导致心脏闷堵的感觉。长期处于紧张状态会促使身体分泌过多的应激激素如肾上腺素,造成心率加快、肌肉紧张和胸部压迫感。面对这种情况,可以通过深呼吸、冥想或瑜伽等放松技巧缓解。日常生活中还需保持规律的作息,避免过度疲劳,必要时寻求心理医生的帮助。
2、心血管疾病
心脏闷堵也可能是心血管疾病的征兆,这包括冠心病、心绞痛或心肌缺血等。冠心病是由于冠状动脉出现动脉粥样硬化,血液流通受阻引起的胸闷不适;心绞痛通常表现为胸前区压迫感,尤其在运动或情绪激动时更明显。这类病因需要通过医学检查如心电图、冠状动脉造影和血液检测确诊。治疗方法包括服用硝酸甘油类抗心绞痛药物、阿司匹林来预防血栓形成,或严重时进行血管支架或搭桥手术。
3、生活习惯问题
不健康的生活习惯,如长时间熬夜、不良饮食高盐、高脂肪饮食以及吸烟、酗酒,会增加心血管疾病风险并引起胸闷感。建议平日保持低盐低脂、高纤维的饮食结构,多吃水果、蔬菜和鱼类以保护心血管健康。进行适量运动如快走、慢跑或太极,可以改善血液循环,同时戒除烟酒尤为重要。
4、其他疾病或诱因
部分非心脏源性疾病如胃食管反流、肺部疾病如慢阻肺、哮喘或临近心脏的肌肉炎症,也可能引发胸闷症状。这些病因需要针对性的医学检查来明确,例如胃镜检查、肺功能测试等。针对胃食管反流可服用抑酸剂,肺部疾病则可能需要吸入性药物治疗。
心脏闷堵可能是重大的健康警示信号,不应忽视。如果症状持续或出现伴随胸痛、出汗、呼吸急促等表现,需立即就医检查以保障自身安全。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肥厚型心肌病心脏彩超的表现

肥厚型心肌病的心脏彩超表现主要包括心室壁增厚、左心室流出道梗阻、二尖瓣前叶收缩期前向运动、舒张功能异常以及心腔形态改变。这些表现通过彩超检查可以清晰观察到,为诊断提供重要依据。 1、心室壁增厚:肥厚型心肌病的典型特征是心室壁非对称性增厚,尤其是室间隔。彩超可显示室间隔厚度超过15mm,且与左心室后壁厚度比例异常。增厚的心肌可能导致心脏收缩功能增强,但舒张功能受限,影响心脏正常泵血。 2、左心室流出道梗阻:部分患者存在左心室流出道梗阻,彩超可观察到血流速度加快,压力阶差增大。梗阻可能引发胸痛、呼吸困难等症状,严重时需通过药物或手术治疗以缓解症状。 3、二尖瓣前叶收缩期前向运动:彩超可显示二尖瓣前叶在收缩期向前移动,称为SAM现象。这种现象可能加重左心室流出道梗阻,导致心输出量下降,患者可能出现晕厥或心律失常等症状。 4、舒张功能异常:肥厚型心肌病常伴随舒张功能异常,彩超可显示左心室舒张末压升高,E/A比值异常。舒张功能异常可能导致肺淤血,患者表现为活动后气短或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 5、心腔形态改变:彩超可观察到左心室腔变小,形态异常,呈“香蕉形”或“沙漏形”。这种改变可能影响心脏的充盈和排血功能,进一步加重患者的症状。 肥厚型心肌病的诊断需结合临床症状、家族史及心脏彩超等多方面检查。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应注意避免剧烈运动,保持情绪稳定,定期复查心脏彩超以监测病情变化。饮食上建议低盐、低脂,适量补充富含钾、镁的食物,如香蕉、菠菜等。适当进行有氧运动,如散步、游泳,有助于改善心脏功能,但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