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骨科 > 肿瘤综合科

骨水泥手术后遗症

| 1人回答 | 74次阅读

问题描述:
骨水泥手术后遗症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李宏
李宏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副主任医师

骨水泥手术后可能出现神经损伤、感染、骨水泥渗漏、邻近节段退变、过敏反应等后遗症。骨水泥手术常用于椎体成形术或骨折固定,通过注入骨水泥稳定骨骼,但操作风险需警惕。

1、神经损伤

手术中穿刺或骨水泥压迫可能损伤神经根或脊髓,表现为术后肢体麻木、肌力下降。轻度损伤可通过甲钴胺片、维生素B1片等营养神经药物缓解,严重者需手术探查减压。术中影像导航和缓慢注射可降低风险。

2、感染

骨水泥作为异物可能引发手术部位感染,出现红肿热痛或发热。需使用注射用头孢呋辛钠、盐酸左氧氟沙星氯化钠注射液等抗生素控制,严重感染需清除骨水泥。严格无菌操作和术后预防性用药是关键。

3、骨水泥渗漏

水泥向椎管或血管渗漏可能导致神经压迫或肺栓塞。渗漏量少时可观察,大量渗漏需急诊手术清除。使用高粘度骨水泥及术中实时造影监测能减少渗漏概率。

4、邻近节段退变

手术节段刚度增加会加速相邻椎间盘退化,表现为新发腰背痛。可尝试塞来昔布胶囊镇痛,配合腰椎牵引等保守治疗。选择合适适应症和避免过度填充水泥可预防。

5、过敏反应

少数患者对骨水泥单体成分过敏,出现皮疹或休克。需立即停用并静脉注射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抗过敏。术前详细询问过敏史至关重要。

术后需保持伤口干燥2周,避免剧烈运动3个月,定期复查X线观察骨水泥位置。出现持续疼痛、发热或神经症状加重应及时就医。康复期可进行低强度游泳或步行锻炼,补充钙剂和维生素D促进骨骼愈合,睡眠时选择硬板床减轻脊柱负荷。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脱位需要手术吗

脱位是否需要手术取决于脱位的严重程度和具体部位。多数情况下可以通过手法复位治疗,少数情况下需要手术干预。

关节脱位后,医生通常会先尝试手法复位。手法复位是在局部麻醉或镇静下,通过专业手法将脱位的关节恢复到正常位置。这种方法适用于大多数初次发生的简单脱位,如肩关节脱位、肘关节脱位等。复位后需要用支具或石膏固定一段时间,让周围软组织得到充分修复。同时配合冷敷、止痛药物和康复训练,大多数患者能够完全恢复关节功能。

当脱位合并骨折、重要血管神经损伤、反复脱位或手法复位失败时,通常需要手术治疗。常见的手术方式包括关节囊修复术、韧带重建术和内固定术等。手术可以修复受损的关节结构,恢复关节稳定性。例如习惯性肩关节脱位患者,可能需要进行Bankart修复术;合并骨折的肘关节脱位,可能需要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手术后同样需要一定时间的固定和系统的康复训练。

无论是手法复位还是手术治疗,后期康复都至关重要。建议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循序渐进的关节活动度训练和肌肉力量练习,避免过早负重或剧烈运动。饮食上可适当增加优质蛋白和钙质摄入,促进组织修复。定期复查评估恢复情况,如有异常及时就医。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